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azhouyy.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876章折磨赵颢的开始
  元祐二年七月甲子(十五)。
  朝奉郎、权知开封县罗适,权提点开封府推官。
  罗适,是治平二年的进士。
  此人,是出了名的基建狂魔。
  自出仕以来,所到之处,都是疯狂上马水利工程和各种基础设施。
  关键,他一般还不向上级要资源,也不会和其他人一样乱摊派。
  而是因地制宜的利用已有资源,再发动百姓。
  这样的人,哪怕放到现代,都属于是‘能给’的官僚。
  所以,罗适在开封县为官的时候,就被赵煦看上了。
  汴京城里的很多工程,都是交给罗适去干。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
  如今,汴京城里那两条连通各大堆垛场以及汴京学府的木制运输轨道,就是罗适和贾种民合作建起来的。
  此外,罗适还在去年,主持了对汴河堤岸的检修工程,加高、加固了堤坝,还建造了多条洪涝时期,用于分洪的泄洪闸口。
  赵煦很满意,所以,这次开封府大罢官,罗适就得到提拔。
  从开封知县,直接提拔为开封府推官,成为了开封府的四号人物。
  可谓是一飞冲天!
  至于原开封府推官张商英?
  他因府界诸案被牵连,和蔡京一起被罢。
  不过,他的罢黜,只是走个过场。
  被罢后,不到半个月,他就履新了——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公事兼安南都护府行辕刑狱公事。
  按常规看,这妥妥的是贬官——都贬去岭南了!
  可,如今这形势,却属于高升。
  熙河、广西差遣,现在都是公认的肥差!
  磨勘快,政绩多,油水厚。
  关键,还是直达天听!
  这两个地方的官员名录,吏部都是要直接上报御前的。
  所以,非常火热!
  如今,熙河、广西差遣,在吏部那边,已是‘上阙’。
  经常出一个阙,就会几百个待阙官员竞争!
  同日,赵煦下诏:因坤成节故,推恩天下,诸军州土贡,一切罢停。
  土贡就是汉唐的岁贡/进奉,本来是地方上象征性的向中央奉献本地特产,以供皇帝赏赐或者把玩之用。
  所以,一般土贡数量都比较少。
  像是开封府,一岁土贡不过是——方纹绫三十匹、方纹纱三十匹、芦席十一领、麻黄十五斤、酸枣一斗而已。
  哪怕再穷的军州,随随便便都能拿出来。
  可问题是,架不住地方上的人,拿着这个名义摊派啊。
  这次府界胥吏诸案的审理过程中,就挖出来大量的胥吏假借贡物名义,摊派、加征的事情。
  有恶吏,仅仅在一个乡就摊派了差不多百贯的‘折银贡’。
  保守估计,府界十七个县二十一个镇,胥吏们假借‘土贡’,每年都要摊派下去上万贯的杂税。
  影响坏的很!
  这还是开封府!
  皇帝眼皮子底下!
  赵煦不敢想象,东南六路土贡会被玩成什么样子?
  关键,这些钱一个铜板都没有进赵煦的封桩库!
  甚至,都没几个进地方官的兜。
  大部分都落到了胥吏们兜里!
  很多胥吏甚至认为,这就是朝廷给他们的福利!
  所以,一个个拿的心安理得。
  等于,赵煦自己只是得到了每年不过三十匹方纹纱、方纹绫,十一领芦席、十五斤麻黄、一斗酸枣。
  却要背上每年加征上万贯的恶名!
  好处你们拿了!
  锅却是朕的?!
  岂有此理!
  赵煦干脆一刀切,直接罢停一切土贡。
  当然,中央还是需要地方上的土特产的。
  这是大一统的需要!
  也是王朝存在感的彰显。
  所以,赵煦随后下诏,命有司整理州郡土贡名录,然后由封桩库拨钱,给与州郡官员,由这些官员按照市价在市场上购买相应的土货。
  再通过国家的邮传系统,送到汴京城来。
  这样,朝廷依然能得到地方土特产,而地方上却没有了加征的理由和借口。虽然不少地方的胥吏,可能依旧会打着‘土贡’的幌子捞钱。
  可终究,这锅是再也甩不到赵官家身上来了。
  而赵煦的这道旨意下达后,朝野内外,自然又是一片称颂。
  元老们更是直接将此事与汉文帝罢停诸侯国贡物一事对等一切,吹捧这是‘千古仁政’。
  连带着,庆寿宫方面,也开心了起来。
  因为,赵煦罢停土贡打着的幌子是‘为太母圣节故’。
  这对生平最好面子的庆寿宫来说,不啻是最好的礼物。
  故此,在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已丑(十六),太皇太后特意遣人来,请了赵煦和向太后到庆寿宫参加宫宴。
  赵煦和向太后自是欣然应约前往,等到了庆寿宫。
  赵煦就发现,这次的宫宴,来的人不少。
  整个庆寿宫,都是近支宗室、外戚家的人。
  等赵煦和向太后到了后,这些人就立刻乌泱泱的排着队,来到殿上给赵煦和向太后问安。
  首先来到殿上的,自然是两位皇叔和其家人。
  “臣扬王颢(荆王覠),恭问皇帝陛下、皇太后圣躬万福!”
  然后,就是两句女声。
  “臣妇王氏……”一个娇滴滴的少女之声,在荆王覠身后传来。
  这位是赵煦的新婶婶,乃是荆王赵覠在今年新娶的新妇王氏。
  其出身名门,乃是太原王氏家族的闺秀。
  为表对皇叔续弦的欢喜,赵煦特意命人去登州,找苏轼写了敕封王氏的命妇制词。
  这让赵覠在宗室中,大大长脸!
  成为了公认的最得圣眷之亲王。
  在王氏之后,是一个略显疲惫的中年女声:“臣妇冯氏……”
  “恭问皇帝陛下、皇太后圣躬万福!”
  隔着帷幕,赵煦看向殿中,便看到了赵颢身后,一个穿着道袍的坤道,立在殿上,正朝着帷幕中拜礼。
  同时,赵煦还看到了他那位‘亲爱的二叔’那张阴沉的司马脸。
  “守冲法师,怎入宫了?”赵煦轻声问着。
  一个女官答道:“奏知官家,却是娘娘恩典,特旨以坤成节故,允希真凝寂大师出瑶华宫,与家人团聚……”
  赵煦听着,便喜道:“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赵煦知道的,扬王颢,做梦都想要和冯氏彻底切割,再娶一个新妇。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只要冯氏一天未死,哪怕他与冯氏已经和离,他也不能再另娶新妇。
  因为他和冯氏有世子!
  若其娶新妇,置世子于何地?
  这将直接引发礼法危机,朝臣们是死都不会答应的——若答应了,那么下次,有皇帝想要废后,朝臣们该如何劝阻?
  一旦皇帝可以随意废后,也就意味着,皇帝可以随意废储!
  在文臣们心中,这是祸乱之源。
  所以,为了防止皇帝随意废后,文臣们会对一切宗室的婚姻,严防死守。
  想和离?
  可以!
  但除非有一方死掉,不然,女方休想再嫁,男方也休想再娶。
  甚至,就算有一方中途去世,另一方想要再娶/再嫁,朝臣们也拼命阻拦。
  这叫防微杜渐,也是为后来者戒!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福康公主的驸马李玮。
  福康公主去世已有二十余年,但李玮始终不敢提再娶。
  只要他敢提,那么文臣们就会翻他的底,把他揪出来批斗。
  所以,只要冯氏活着,哪怕她被困在瑶华宫里,赵覠也摆脱不了冯氏的阴影。
  更不要说,现在冯氏走出了瑶华宫。
  以大宋文臣士大夫们的尿性,只要被他们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他们绝对就会立刻发动攻势——要求冯氏和扬王颢复婚。
  就像他们当年,死活都要逼着福康公主和李玮复婚一样。
  在士大夫们眼里,这是赵官家和其亲戚的义务,也是责任。
  天子无家事,家事既国事!
  所以,天家,要为天下榜样!
  要是你们家都乱来,不守礼法,怎么叫天下人遵守礼法纲常?
  唐代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本章完)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