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一鱼两吃
回到京城这么多日,齐政自然是听过关于那位如今天下仅存的文坛宗师的消息。
不过卫王手底下没有什么士林势力,也没谁天天把这个挂在嘴边。
他得知孟夫子要收徒的消息,都还是从临江楼那边的情报中知晓的。
如果可以,他倒也希望能拜入这位大能的门下,走通自己的科举之路,至不济,带着坚哥儿去门下听听讲也好啊!
可他毕竟跟人家也不熟,想登门拜访既没身份也没由头。
再加上一回京事情就这么多,周坚暂时也有人指导学业,便还没往上盘算。
没想到楚王和齐王竟然将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他搓着手指,面露思索,琢磨起如何利用这两位在中京城实力雄厚的王爷,以及那位天下文宗的超然声望,看看有没有一鱼两吃的机会。
大通钱庄这一局,是陛下推着走的棋。
如何能从这一局棋里走出自己的东西,才是收获的关键。
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卫王已经和齐政颇有了几分默契,见状笑着对凌岳道:“你瞧瞧齐政那样子,我一看就知道,他肯定又憋着坏呢!不知道谁又要倒霉了,呵呵。”
凌岳平静且木然地看了他一眼,卫王笑容一滞,“怎么了?不好笑吗?”
凌岳哼了一声,转移话题道:“找个时间去看看你带入京的那帮流民军吧,他们的本事都不错,身家也清白,成了不少人争抢的香饽饽,你若有心,尽早安排。”
卫王先是微喜,而后轻轻一叹,“难呐,如果没有齐政提醒,我或许还敢做,但如今我知道,我若敢贸然朝军中伸手,父皇恐怕会直接给我雷霆一击的。”
他看着凌岳,笑着道:“我只要有你在就行了,这军中的事情还用我操心吗?”
凌岳闻言面色稍霁,傲娇一哼,“你想得倒好,齐政帮你打理文事,我帮你联络军伍,合着我们俩抬你进东宫?”
卫王干笑两声,在好友面前也难得开起了玩笑,“那也不是不行嘛。”
凌岳翻了个白眼,想说一句那椅子能不能分我们坐一半,但家学渊源又制止了他说出这过于犯忌讳的话,好在这时候,齐政也终于开口了。
“凌将军,就先请定国公与那二位说,就说在下有个叫古平的朋友,近期出了事情,他家也不太平,惹上了不凡的仇家,在下正在帮忙想办法,暂时没空搭理这些事情,多谢他们好意。”
说完不等凌岳开口,齐政想了想又摇头道:“算了,还是在下直接写两张字条吧,不然定国公须不好做,容易得罪人。”
说着,他就走到一旁,写下两张字条,待墨迹干后折好交给了凌岳。
凌岳看了一眼,疑惑道:“这个古平是谁?”
齐政叹了口气,“他是中京城中一个富户的儿子,他家祖上最高也出过三品官,不过近三代没能入仕,已经没了声势,数日前,他在青楼之中遇见俞家一个叫俞铜的人,发生了几句口角,直接被俞铜当众殴打一顿,而后捆在马后拖行一里多,当场毙命。”
他看着凌岳,轻声道:“他的父亲想要报仇,没想到俞铜也存了斩草除根的心思,打算强夺古家祖业。他父亲硬撑了一段时间之后,扛不住压力,在城南鸿福楼设宴想向俞铜求和,结果被俞铜从二楼直接扔了出去,就摔在我面前。”
“在下与凌将军说这些,都是从古平父亲的口中得知,再结合府衙的打听得来的。”
“畜牲!”
凌岳恨恨地骂了一句,而后目光凌厉地看着齐政。
齐政开口道:“我已经把俞铜抓回来了,就关在府衙。”
凌岳是知道俞家的,闻言当即大拇指一竖,“是个爷们儿!你放心,俞家要是真敢乱来,我给你撑着!”
齐政摇头道:“凌将军现在依旧只是以个人身份因为同袍的关系和卫王有些交情便够了,暂时不要将两家国公府牵扯进来的好,至于俞家的压力,我有计划化解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就靠凌将军手里的字条了。”
凌岳嗯了一声,“行!不过我可提醒你,这二位可不是一般人,你千万别玩脱了。”
齐政轻轻一笑,“放心吧,你看我这上面都没请他们做任何事,还是摆明了的拒绝,就算今后身份暴露,他们也拿不住我的把柄。”
“行!”
凌岳也不扭捏,嗯了一声,直接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边,他忽然停步扭头,看着齐政,“能让那狗东西偿命吗?”
齐政拱手一礼,“尽我所能。”
凌岳点头,大步流星地离开。
当天晚上,齐政和卫王都没有离开府衙,就在已经命人收拾出来的府衙后院歇息。
天刚亮,齐政便匆匆洗漱一番,和早早赶来的白都尉、温捕头一起,提审了俞铜。
坐在审讯桌的对面,齐政的脸上没有挑衅也没有得意,平静道:“俞公子,认清楚形势了吗?”
俞铜木然地坐着,垂头一言不发。
齐政继续道:“关于古广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俞铜依旧沉默,不言不语。
齐政缓缓道:“那古平呢?”
俞铜看了齐政一眼,依旧没有开口。
齐政的声音陡然一冷,“一条人命都不能换得俞公子的尊口一开吗?”
俞铜还是沉默,显然并不认为齐政的威胁有用,更是对俞家的实力充满自信。
这份自信,哪怕这一夜没见着俞家人,也没有被消磨。
“俞铜,我既然敢把你抓进这府衙,就有办法撬开你的嘴!我们拭目以待!”
放了一句狠话之后,齐政命人将俞铜押回牢中。
白都尉看着似乎有些无能狂怒的齐政,开口道:“要不咱们上上刑?”
齐政摇了摇头,“暂时先不,先看看俞家怎么说。”
白都尉和温捕头诧异地对视一眼,白都尉好奇道:“何意?”
齐政笑了笑,“他们一夜没来,难道不担心俞铜扛不住吗?俞家昨夜碍于压力,没敢来,今日怎么都会先来探探口风的,到时候我再好好会一会俞家的人,给他们上点强度,刺探一下底细。”
齐政没有猜错,俞家的确坐不住了。
魏奇山让管家来打的招呼,让他们等了一个晚上,已经是极限了。
俞家二代核心,以金银铜铁命名,俞铜也算是三号人物,知晓许许多多的俞家内幕。
他要是真的扛不住倒了豆子,那可就真是整个俞家的灭顶之灾了。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必须先稳住俞铜。
哪怕不与府衙对抗,但好言好语前去探视一番总是可以的吧?
俞家父子一番商议,俞金起身准备朝外走去。
但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而至,来到二人面前,“老爷、大公子,府衙那边传信,三公子无碍,并未开口。而且今日抓三公子那个齐政,正在府衙之中等着咱们过去,准备给咱们施压,打探底细。”
俞家父子对视一眼,俞乾忽然一笑,“大郎,既然魏尚书有吩咐,咱们就再等一日吧,相信中京府衙会秉公办案的。”
俞金也微微一笑,“父亲说得是。”
时间就在等待中,一点一点流逝,当齐政先在后院看完了乔三送来的临江楼搜集的俞家资料,又在府衙翻看完了关于俞家的卷宗,时间便已近天黑。
他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天色。
田七在一旁低声道:“公子,是因为俞家没来吗?”
被卫王调来一起保护齐政的当初在苏州的护卫张先也小声道:“公子,按理说不应该啊,俞家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齐政皱眉想了会儿,“随我去牢里。”
在牢中,齐政再度瞧见了俞铜。
俞铜也看见了齐政。
隔着门,他毫不畏惧地和齐政对视,嘴角甚至还挂上了一丝嘲讽的笑容。
齐政平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走出牢房,田七和张先面面相觑,不知道齐政为何来了牢房,又一言不发地走了。
直到走回后院,进入房间,齐政才缓缓开口,“府衙之中,有内鬼。”
(本章完)
回到京城这么多日,齐政自然是听过关于那位如今天下仅存的文坛宗师的消息。
不过卫王手底下没有什么士林势力,也没谁天天把这个挂在嘴边。
他得知孟夫子要收徒的消息,都还是从临江楼那边的情报中知晓的。
如果可以,他倒也希望能拜入这位大能的门下,走通自己的科举之路,至不济,带着坚哥儿去门下听听讲也好啊!
可他毕竟跟人家也不熟,想登门拜访既没身份也没由头。
再加上一回京事情就这么多,周坚暂时也有人指导学业,便还没往上盘算。
没想到楚王和齐王竟然将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他搓着手指,面露思索,琢磨起如何利用这两位在中京城实力雄厚的王爷,以及那位天下文宗的超然声望,看看有没有一鱼两吃的机会。
大通钱庄这一局,是陛下推着走的棋。
如何能从这一局棋里走出自己的东西,才是收获的关键。
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卫王已经和齐政颇有了几分默契,见状笑着对凌岳道:“你瞧瞧齐政那样子,我一看就知道,他肯定又憋着坏呢!不知道谁又要倒霉了,呵呵。”
凌岳平静且木然地看了他一眼,卫王笑容一滞,“怎么了?不好笑吗?”
凌岳哼了一声,转移话题道:“找个时间去看看你带入京的那帮流民军吧,他们的本事都不错,身家也清白,成了不少人争抢的香饽饽,你若有心,尽早安排。”
卫王先是微喜,而后轻轻一叹,“难呐,如果没有齐政提醒,我或许还敢做,但如今我知道,我若敢贸然朝军中伸手,父皇恐怕会直接给我雷霆一击的。”
他看着凌岳,笑着道:“我只要有你在就行了,这军中的事情还用我操心吗?”
凌岳闻言面色稍霁,傲娇一哼,“你想得倒好,齐政帮你打理文事,我帮你联络军伍,合着我们俩抬你进东宫?”
卫王干笑两声,在好友面前也难得开起了玩笑,“那也不是不行嘛。”
凌岳翻了个白眼,想说一句那椅子能不能分我们坐一半,但家学渊源又制止了他说出这过于犯忌讳的话,好在这时候,齐政也终于开口了。
“凌将军,就先请定国公与那二位说,就说在下有个叫古平的朋友,近期出了事情,他家也不太平,惹上了不凡的仇家,在下正在帮忙想办法,暂时没空搭理这些事情,多谢他们好意。”
说完不等凌岳开口,齐政想了想又摇头道:“算了,还是在下直接写两张字条吧,不然定国公须不好做,容易得罪人。”
说着,他就走到一旁,写下两张字条,待墨迹干后折好交给了凌岳。
凌岳看了一眼,疑惑道:“这个古平是谁?”
齐政叹了口气,“他是中京城中一个富户的儿子,他家祖上最高也出过三品官,不过近三代没能入仕,已经没了声势,数日前,他在青楼之中遇见俞家一个叫俞铜的人,发生了几句口角,直接被俞铜当众殴打一顿,而后捆在马后拖行一里多,当场毙命。”
他看着凌岳,轻声道:“他的父亲想要报仇,没想到俞铜也存了斩草除根的心思,打算强夺古家祖业。他父亲硬撑了一段时间之后,扛不住压力,在城南鸿福楼设宴想向俞铜求和,结果被俞铜从二楼直接扔了出去,就摔在我面前。”
“在下与凌将军说这些,都是从古平父亲的口中得知,再结合府衙的打听得来的。”
“畜牲!”
凌岳恨恨地骂了一句,而后目光凌厉地看着齐政。
齐政开口道:“我已经把俞铜抓回来了,就关在府衙。”
凌岳是知道俞家的,闻言当即大拇指一竖,“是个爷们儿!你放心,俞家要是真敢乱来,我给你撑着!”
齐政摇头道:“凌将军现在依旧只是以个人身份因为同袍的关系和卫王有些交情便够了,暂时不要将两家国公府牵扯进来的好,至于俞家的压力,我有计划化解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就靠凌将军手里的字条了。”
凌岳嗯了一声,“行!不过我可提醒你,这二位可不是一般人,你千万别玩脱了。”
齐政轻轻一笑,“放心吧,你看我这上面都没请他们做任何事,还是摆明了的拒绝,就算今后身份暴露,他们也拿不住我的把柄。”
“行!”
凌岳也不扭捏,嗯了一声,直接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边,他忽然停步扭头,看着齐政,“能让那狗东西偿命吗?”
齐政拱手一礼,“尽我所能。”
凌岳点头,大步流星地离开。
当天晚上,齐政和卫王都没有离开府衙,就在已经命人收拾出来的府衙后院歇息。
天刚亮,齐政便匆匆洗漱一番,和早早赶来的白都尉、温捕头一起,提审了俞铜。
坐在审讯桌的对面,齐政的脸上没有挑衅也没有得意,平静道:“俞公子,认清楚形势了吗?”
俞铜木然地坐着,垂头一言不发。
齐政继续道:“关于古广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俞铜依旧沉默,不言不语。
齐政缓缓道:“那古平呢?”
俞铜看了齐政一眼,依旧没有开口。
齐政的声音陡然一冷,“一条人命都不能换得俞公子的尊口一开吗?”
俞铜还是沉默,显然并不认为齐政的威胁有用,更是对俞家的实力充满自信。
这份自信,哪怕这一夜没见着俞家人,也没有被消磨。
“俞铜,我既然敢把你抓进这府衙,就有办法撬开你的嘴!我们拭目以待!”
放了一句狠话之后,齐政命人将俞铜押回牢中。
白都尉看着似乎有些无能狂怒的齐政,开口道:“要不咱们上上刑?”
齐政摇了摇头,“暂时先不,先看看俞家怎么说。”
白都尉和温捕头诧异地对视一眼,白都尉好奇道:“何意?”
齐政笑了笑,“他们一夜没来,难道不担心俞铜扛不住吗?俞家昨夜碍于压力,没敢来,今日怎么都会先来探探口风的,到时候我再好好会一会俞家的人,给他们上点强度,刺探一下底细。”
齐政没有猜错,俞家的确坐不住了。
魏奇山让管家来打的招呼,让他们等了一个晚上,已经是极限了。
俞家二代核心,以金银铜铁命名,俞铜也算是三号人物,知晓许许多多的俞家内幕。
他要是真的扛不住倒了豆子,那可就真是整个俞家的灭顶之灾了。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必须先稳住俞铜。
哪怕不与府衙对抗,但好言好语前去探视一番总是可以的吧?
俞家父子一番商议,俞金起身准备朝外走去。
但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而至,来到二人面前,“老爷、大公子,府衙那边传信,三公子无碍,并未开口。而且今日抓三公子那个齐政,正在府衙之中等着咱们过去,准备给咱们施压,打探底细。”
俞家父子对视一眼,俞乾忽然一笑,“大郎,既然魏尚书有吩咐,咱们就再等一日吧,相信中京府衙会秉公办案的。”
俞金也微微一笑,“父亲说得是。”
时间就在等待中,一点一点流逝,当齐政先在后院看完了乔三送来的临江楼搜集的俞家资料,又在府衙翻看完了关于俞家的卷宗,时间便已近天黑。
他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天色。
田七在一旁低声道:“公子,是因为俞家没来吗?”
被卫王调来一起保护齐政的当初在苏州的护卫张先也小声道:“公子,按理说不应该啊,俞家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齐政皱眉想了会儿,“随我去牢里。”
在牢中,齐政再度瞧见了俞铜。
俞铜也看见了齐政。
隔着门,他毫不畏惧地和齐政对视,嘴角甚至还挂上了一丝嘲讽的笑容。
齐政平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走出牢房,田七和张先面面相觑,不知道齐政为何来了牢房,又一言不发地走了。
直到走回后院,进入房间,齐政才缓缓开口,“府衙之中,有内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