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领导下指示,陈井底转正
第159章 领导下指示,陈井底转正
张爱军是硬伤。
伤的很厉害。
甲港人民医院是个小医院,外科实力一般,大夫给他做了消毒后准备缝合,让刚赶到医院的杨胜仗给制止了。
杨胜仗通过市供销总社的关系联系上了海滨市立医院,由救护车将这位抓捕纵火犯功臣送去市立医院外科进行缝合。
至于纵火犯青年则在甲港人民医院接受救治,治安分局派人看守。
能不能治好无所谓,保住性命就行了。
反正大家都知道,这货肯定得吃枪子……
港口纵火而且是一次烧多个仓库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市供销总社的主要领导纷至沓来。
不过最高级别的还是副社长,韦社长这位正职领导没有亲自出面,只是打了个慰问电话。
杨胜仗这边真是后怕的厉害。
他中午没回家,亲自负责盘查仓库损失,同时港务局那边也来了领导。
看过着火仓库情况后,领导们面面相觑,同样是后怕不已:
就在015、016两个仓库后头那一排仓库储存了粮食,全是小麦,干小麦。
这种粮食一旦着火就废了。
港口风大,干小麦着火后燃烧会很猛烈,烧废一个仓库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港务局赶来的领导握着钱进的手使劲拍他胳膊,翻来覆去一句话:
“钱进队长,你这次真是给咱们港口立下大功了,要不是你恰好带了朋友在这里值班,咱港口要出大事!”
钱进实话实说:“领导,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是咱单位小集体的一分子也是国家大集体的一分子,当仓库起火时,努力灭火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任务。”
“不过这件事主要还是个运气,我没想到今天朋友们来办公室给我拜年,竟然会碰到这么一件事。”
上次来表扬过他的副社长姜茂欣慰点头,说道:“年前你说想要带妻子去银滩公园招待所拍点照片,这件事组织上已经拍板决定了。”
“初十之前有兄弟单位的领导过来学习,招待所房间空不出来,初十以后你们去吧,不光能拍照片,再住个三天五天也不成问题。”
钱进大喜,急忙道谢。
“这是咱们单位里给你的一点小奖励,你刚结婚,还有什么需要组织上帮忙的地方吗?尽管提!”领导们大胆的鼓励他。
钱进犹豫了一下。
今天来了三位副社长,除了姜茂这位主管商品货物的副社长,还有一位姓易的副社长负责管理供销总社的辐射资产,比如招待所。
钱进的工作跟易副社长没有关系,但哑巴陈井底的工作跟他有关系。
机会就在眼前。
他决定抓住试一试:“易社长,是这样的,我老家有一位同志在咱们的第二招待所后勤做修理工。”
“这位同志思想很过硬、技术很扎实,他很热爱维修工作,但因为他小时候语言发育方面有点问题,所以一直在咱单位做临时工……”
后面的话不必多说。
姜茂看向易副社长哈哈笑:“老易,小钱把皮球踢给你了,看看你能不能踢动。”
易副社长欣然说道:“小事情,小钱同志是你和老杨手底下的好兵,他的思想和觉悟是经得住考验的。”
“既然他举贤不避亲,那我正是求才若渴的时候,怎么也得用一下这位同志试试看。”
他当场手写一张纸交给钱进:“后面去跟老黄说一声,这事我办了。”
钱进大喜,连连道谢。
高级领导发话了,陈井底的工作算是靠谱了。
其他领导问他工作和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帮助,钱进有数,就满口说一切都好。
然后领导们开始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了。
尤其是其他单位的领导,此时都在大发雷霆。
港口仓库涉及到的各个单位都是安排人值班的。
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阖家团圆,值班员工要么来看一眼没事就回家了,要么直接没来值班。
不光是普通单位这样,连治安分局都有类似情况,可把各位领导气炸了。
港务局领导立马联系各个单位排查值班翘班情况,临时下了红头文件表态要严查此事。
钱进后面没干什么事,值班变成了领导接待活动。
这比值班还累。
心累。
虽然领导们是来表扬他的,可他得小心翼翼的接待。
纵火案打乱了钱进的安排。
他本来准备趁着下午没人将大黄鱼卖进商城去,结果一下午办公室人来人往。
这样只能等到回家,他说了一声给领导们送礼,带上大黄鱼骑着摩托车出了城。
有了摩托车一切方便。
现在城外找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很简单,他找了片农田看看四周无人,取出4号黄金箱子开始往里塞大黄鱼。
一两斤重量的大黄鱼价格不高,一斤在一千左右。
见此钱进颇感遗憾。
想靠大黄鱼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是走不通了,这鱼值钱却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贵。
要知道现在大黄鱼不好买的,捕捞量没多少,能流入海滨市的配额更少。
除非他跟船出海,到时候在船上做手脚。
否则大黄鱼一旦捕捞送上码头,就要过秤入账,由公家裁定分配给各地区。
就说这次赶庙会,那么大的庙会,那么多的摊位,钱进不过才买到了三十五条大黄鱼,卖给商城总共才卖出了八万两千块。
如今他是穷了。
商城存款还不到十万块呢。
此外他手里还有些铜钱,全是四小送给他的,这次一起送入了商城。
钱进没抱什么希望。
结果现实还给了他一点惊喜。
铜钱当中有铜币,其中一个铜币是红铜材料,印有五角星包裹镰刀锤子图案,这是1924年的钱币,叫做川陕省造赤化全川铜元。
这不起眼的铜元还挺值钱,商城给出6000元报价。
此外还有一枚裕民通宝也有些价值,这是一枚一分宽民宽头民公博评级币,商城给了一千块的报价。
其他铜币不值钱,有的几块钱一枚有的几十块钱一枚还有一多半商城不收。
最终钱进也没攒出十万块的总存款。
不过手头好歹有钱了,心里踏实,他拉起大衣领子戴上墨镜,拧动油门回到家里。
时不我待。
陈井底没有回老家过年,而是留在招待所提供保障工作。
这样钱进就去找他,连夜去找供销社第二招待所的所长黄有功。
虽然他已经有了领导手谕,可礼节不能少,钱进该带的礼物还是带好了。
他去了招待所的时候,陈井底正在拖地。
钱进见此很不高兴。
招待所这帮正式工纯纯是欺负人,本来说好让陈井底来当维修工,只需要负责维修工作就行,结果现在还安排他干杂活。
当然这事他理解。
招待所在当下是好单位,他们很傲气,虽然明明是陈井底来当临时工是解决了招待所的燃眉之急。
可是招待所上下却觉得是他们恩赐陈井底,让他一个农民有机会进入招待所上班。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压榨陈井底的劳动能力。
理解归理解,钱进还是生气。
他看看正在柜台后嗑瓜子的女服务员,强忍着怒气说道:“同志,谁让他拖地的?”
女服务员斜睨他一眼反问道:“干嘛的?要住宿吗?要住宿就拿出介绍信来。”
说着她还吐了个瓜子皮。
钱进冷笑一声将易副社长的手信拍给了女服务员。
女服务员漫不经心的拿起来,看过上面的签名后下意识说:“这是什么?这可不是介绍信。”
“这不是住宿介绍信,是劳动关系介绍信。”钱进冷冷的说,“是易学兵社长亲自开的劳动关系介绍信。”
女服务员自然熟悉易学兵这名字。
她眨巴眨巴眼,一时之间有些迟疑。
如果这是易学兵的手写信,那来人自然是她得罪不起的。
可易学兵那是多高级别的干部?
女服务员琢磨一下,自己来上班五年了,见过易学兵的次数还没有五次。
其他人那么容易得到易学兵的手写信吗?
再看看上面内容,是关于陈井底转正工作的安排。
于是她心眼子一转来想法了,堆笑说:“是这样的,陈井底这位同志工作积极性高,他的工作都是我们所长安排的,要不然你找我们所长去问问?”
她倾向于手写信是真的。
因为上面内容是关于一个临时工的转正安排,这是需要领导核实的,作假没有意义。
既然这样她就把责任往外推,反正所长得核实手写信中内容的真实性,这样有什么事就让眼前的帅青年去找所长问好了。
老娘是不粘锅。
钱进懒得跟她计较,冷笑两声说道:“陈井底同志确实觉悟高,他是个老实人,可谁要是欺负老实人——你记住我的名字,我叫钱进,你可以在单位里打听打听我!”
“你是钱进?”女服务员一惊。
其实她才不知道钱进是谁,但对方拿着大领导的手写信来装逼,自己配合他装个逼就是了,何必非要跟他抬杠跟他顶牛呢?
无非是一口气问题。
没必要去冒险争这一口气。
钱进点点头:“对,我是钱进,我是陈井底同志的老乡。”
他去拉了把陈井底,掏出本子写了几个字:跟我走。
第二招待所的所长叫黄有功,钱进打听过他的信息了。
黄所长去年腊月刚得了个儿子,他带着礼物上门就是针对孩子准备的。
此事已经入夜,二月的海风全是刺骨的寒意。
钱进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衣领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这是身上热气冰冻而成。
他看了眼身旁的哑巴陈井底,这个魁梧的汉子正小心翼翼抱着个红布包袱,指节冻得发白。
自从得知钱进要去给他解决工作问题,他就把这个包袱带上了。
不用说,里面是他准备的礼物。
“你其实什么都不用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钱进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又指了指前方那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再说,我听说黄所长人不错,人家未必收你的东西。”
他没好意思说,黄有功作为一名招待所所长,家里恐怕是不缺农产品的。
黄有功跟供销总社其他领导干部一样住五台山路,他住的是一栋筒子楼。
楼外墙壁上还留着“抓革命、促生产”、“保卫革命成果”之类的标语,不过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斑驳不清。
就在他们到了楼道门口的时候,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拐过来停了下来。
骑车的是个青年,车把上挂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瓶海滨大曲和一条红梅香烟。
双方打了个照面,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显然这也是来找领导的。
很巧。
这青年竟然也是来找黄有功的。
另外青年反应很快,发现钱进上顶楼直奔305而去,他快走两步提前去敲门。
钱进见此无语。
送礼扎堆了。
他和陈井底只好等在外面。
但没等几分钟,青年无奈的拉开门出来,点头哈腰的说:“那领导您费心,有劳您费心。”
一个圆脸中年人微笑着点头:“别客气了,只要符合规章制度,那都是小事情。”
青年手里网兜东西不变,显然送礼失败了。
陈井底见此更紧张了。
青年进楼道,看着陈井底抱着的红包袱他露出个冷笑,故意说道:“这个都没用,你们从农村弄些东西能有用?”
钱进说:“我妈不让我跟傻逼说话。”
说着,他领陈井底走向305。
陈井底敲门。
门开处,黄有功那张圆脸上眉头紧皱,面含不满。
他穿着件藏蓝色的确良中山装,第三个扣子绷得紧紧的,露出里面雪白的假领子。
看到陈井底,他露出明显的诧异之色:“哎,小陈你怎么来了?”
陈井底指向钱进。
钱进客气的微微倾身伸出手:“黄所您好,我是咱甲港搬运大队的钱进,这么晚登门拜访实在是不好意思,还请您海涵。”
黄有功恍然:“钱进?钱进大队长?哟,这是稀客,您怎么跟我们单位的小陈……”
“老乡。”钱进笑道。
黄有功开门招呼他们进屋。
屋里有暖气还烧着煤炉,暖烘烘的。
五斗柜上摆着台红灯牌收音机,正在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
墙角婴儿车里,裹着红袄的小娃娃努力啃自己的脚丫子,啃的津津有味,旁边则有个小姑娘在摇晃塑料婴儿车。
钱进一看这婴儿车造型就知道人家招待所所长的家境非凡。
这种款式的婴儿车,如今在国内肯定是新潮产品,恐怕只有北上广有得卖,反正他在海滨市没见过。
“听说黄所长腊月喜得贵子,当时我们那边工作忙,没能及时来贺喜。”钱进从手提包里拿出个锦盒放在桌子上,“不过咱老话说,好菜不怕晚、道喜没迟到,今晚我们赶紧来看看。”
锦盒弹开露出个银光闪闪的长命锁,锁面上錾着“长命百岁”四个字,底下还缀着三个小铃铛,精美非凡。
此外还有两个银手镯、两个银脚镯,都制作的美轮美奂。
毕竟是27年代的流水线产品。
钱进送礼实在,不管长命锁还是手镯脚镯都很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黄有功立马摆手:“呀,这礼物太贵重了,我可不能收……”
“黄所您客气了,”钱进解释,“这其实不是我们买的东西,您也知道,现在哪有地方买这个呀?”
“您知道陈井底同志曾经是铁匠,其实他祖上不是打铁是打银子的,以陈井底同志的手艺,放在旧社会够当个银匠了。”钱进笑道。
黄有功惊奇:“是吗?原来这是小陈你的手艺?”
陈井底急忙摆手。
但黄有功没在意,去给两人添茶倒水了。
哑巴也有好处。
没法说话。
如果别人再没有关注比划的手势,那有些信息就会被默认。
印着红五星和供销专属的搪瓷茶杯放过来,有茶叶在热水里舒展成墨绿的草梗。
钱进喝茶,问道:“黄所,陈井底在你们单位干的怎么样?”
黄有功已经猜出他的目的,便以不置可否的例行态度来应付:“挺好的,小陈是个好同志……”
他扭头看到了精致的银首饰,语调顿了一下,又补充说:“能干,技术好,觉悟高。”
“年前公共厕所水管堵塞,他不管天冷或者环境肮脏,第一时间下去收拾起来,只用了半个钟头就修好了问题,他很好。”
钱进便说:“那么您看陈井底这同志如果说转正在你们单位……”
婴儿车里的小孩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黄有功假装孩子有问题,赶紧过去抱起孩子说:“他妈,出来给孩子换一下尿布,他拉了。”
看到这一幕钱进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暗道得亏自己走了上层路线,否则只是找黄有功肯定解决不了陈井底的编制问题。
黄有功把孩子送回卧室去,回来后话锋突然一转:“小陈的临时工合同快到期了,我可以帮他续一下,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话,恐怕不行。”
“也不是我不留人,我很喜欢小陈这样的同志,他不说话就是干活,安排什么工作完成个什么工作。”
“可是编制实在不好解决,或者说我没有那么大权力。”
钱进将准备好的信封递过去:“只要您认可他的能力就行,易副社长这边有点指示。”
黄有功脸上露出明显的惊讶。
他打开信封看里面的手写信,下意识倒吸一口凉气。
这筒子楼虽然建筑年代比较早,可招待所自己烧锅炉,已经安装了暖气。
作为领导居住的筒子楼也自己安装了锅炉,拥有了暖气管道。
恰好此时管道发出老牛喘息似的咕噜声,陈井底听到后蹲到了一个暖气片前侧耳倾听。
然后他耳朵挪动,贴着铁管前后寻找,最后从随身挎包里拿出改锥和螺丝刀。
只见两样工具在他指间翻飞,他的手指竟比会说话的嘴皮子还灵巧。
不过半支烟工夫,淤塞的暖气管重新开始正常流动。
黄有功的圆脸僵了僵,顿时拍着大腿笑起来:“小陈啊小陈,你是真行。”
“他刚来单位的时候都没见过暖气管道,结果现在他都能修了,这个技术呀,进步真快。”
“他是个好同志,既然领导点头了我没有给他穿小鞋的道理,我们所里一定要收下他!”
钱进笑道:“这是他的运气,也是他的福气。”
黄有功妻子送回孩子,又送来一盘果。
钱进拿了一颗高粱饴吃。
甜腻的浆粘在牙上,带着股粮食的香气。
正事办完,后面便是大家聊起家长里短。
闲聊几句,钱进看看墙上的三枪老挂钟说:“天色不早了,您和嫂子看孩子辛苦,早点休息。”
黄有功热情的说:“下次赶着饭点之前过来,咱们一起喝一杯。”
他送钱进两人出门,像是突然看到陈井底拿来的红包袱急忙要送出去,但两人已经离开了。
黄有功妻子看向桌上的手写信,好奇的说:“这个陈井底就是你说的哑巴?他竟然能找老易出面写推荐信?真是厉害了。”
黄有功打开包袱看,哼道:“是那个钱进厉害,非常厉害!”
“你看看人家明明可以上门来给我下领导通知,但人家不这么做,特意带了一份厚礼。”
“这份礼物才是陈井底的,都是乡下的生炒豆子和腊肠之类的东西……”
黄有功妻子拿出长命锁翻来覆去的看:“确实是一份厚礼,这锁恐怕是魔都的老师傅做的吧?老黄你过来看,人家这手艺真好。”
灯光下,银锁闪烁着银光,很亮又亮的温和,让人打眼看去就喜欢。
她给儿子挂在胸前,儿子用下手拿起长命锁在眼前摇晃起来,嘴里又吱呀吱呀的发出声音。
这把黄有功跟妻子逗得直笑:“他这么一丁点也知道是个好东西。”
“老黄,你以后对那陈井底可得好点,人家是送重礼来了。”
黄有功点点头:“我刚才的话不是应付钱进,这个陈井底确实是个好手下,比老赵好多了。”
“老赵那老小子动不动就生病,动不动就要去住院,还不是仗着一手维修功夫?”
“陈井底不一样,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行我把老赵调剂出去,只留陈井底一个人就够了,这家伙还从不跟我顶嘴,对,就留他了!”
(本章完)
张爱军是硬伤。
伤的很厉害。
甲港人民医院是个小医院,外科实力一般,大夫给他做了消毒后准备缝合,让刚赶到医院的杨胜仗给制止了。
杨胜仗通过市供销总社的关系联系上了海滨市立医院,由救护车将这位抓捕纵火犯功臣送去市立医院外科进行缝合。
至于纵火犯青年则在甲港人民医院接受救治,治安分局派人看守。
能不能治好无所谓,保住性命就行了。
反正大家都知道,这货肯定得吃枪子……
港口纵火而且是一次烧多个仓库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市供销总社的主要领导纷至沓来。
不过最高级别的还是副社长,韦社长这位正职领导没有亲自出面,只是打了个慰问电话。
杨胜仗这边真是后怕的厉害。
他中午没回家,亲自负责盘查仓库损失,同时港务局那边也来了领导。
看过着火仓库情况后,领导们面面相觑,同样是后怕不已:
就在015、016两个仓库后头那一排仓库储存了粮食,全是小麦,干小麦。
这种粮食一旦着火就废了。
港口风大,干小麦着火后燃烧会很猛烈,烧废一个仓库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港务局赶来的领导握着钱进的手使劲拍他胳膊,翻来覆去一句话:
“钱进队长,你这次真是给咱们港口立下大功了,要不是你恰好带了朋友在这里值班,咱港口要出大事!”
钱进实话实说:“领导,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是咱单位小集体的一分子也是国家大集体的一分子,当仓库起火时,努力灭火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任务。”
“不过这件事主要还是个运气,我没想到今天朋友们来办公室给我拜年,竟然会碰到这么一件事。”
上次来表扬过他的副社长姜茂欣慰点头,说道:“年前你说想要带妻子去银滩公园招待所拍点照片,这件事组织上已经拍板决定了。”
“初十之前有兄弟单位的领导过来学习,招待所房间空不出来,初十以后你们去吧,不光能拍照片,再住个三天五天也不成问题。”
钱进大喜,急忙道谢。
“这是咱们单位里给你的一点小奖励,你刚结婚,还有什么需要组织上帮忙的地方吗?尽管提!”领导们大胆的鼓励他。
钱进犹豫了一下。
今天来了三位副社长,除了姜茂这位主管商品货物的副社长,还有一位姓易的副社长负责管理供销总社的辐射资产,比如招待所。
钱进的工作跟易副社长没有关系,但哑巴陈井底的工作跟他有关系。
机会就在眼前。
他决定抓住试一试:“易社长,是这样的,我老家有一位同志在咱们的第二招待所后勤做修理工。”
“这位同志思想很过硬、技术很扎实,他很热爱维修工作,但因为他小时候语言发育方面有点问题,所以一直在咱单位做临时工……”
后面的话不必多说。
姜茂看向易副社长哈哈笑:“老易,小钱把皮球踢给你了,看看你能不能踢动。”
易副社长欣然说道:“小事情,小钱同志是你和老杨手底下的好兵,他的思想和觉悟是经得住考验的。”
“既然他举贤不避亲,那我正是求才若渴的时候,怎么也得用一下这位同志试试看。”
他当场手写一张纸交给钱进:“后面去跟老黄说一声,这事我办了。”
钱进大喜,连连道谢。
高级领导发话了,陈井底的工作算是靠谱了。
其他领导问他工作和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帮助,钱进有数,就满口说一切都好。
然后领导们开始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了。
尤其是其他单位的领导,此时都在大发雷霆。
港口仓库涉及到的各个单位都是安排人值班的。
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阖家团圆,值班员工要么来看一眼没事就回家了,要么直接没来值班。
不光是普通单位这样,连治安分局都有类似情况,可把各位领导气炸了。
港务局领导立马联系各个单位排查值班翘班情况,临时下了红头文件表态要严查此事。
钱进后面没干什么事,值班变成了领导接待活动。
这比值班还累。
心累。
虽然领导们是来表扬他的,可他得小心翼翼的接待。
纵火案打乱了钱进的安排。
他本来准备趁着下午没人将大黄鱼卖进商城去,结果一下午办公室人来人往。
这样只能等到回家,他说了一声给领导们送礼,带上大黄鱼骑着摩托车出了城。
有了摩托车一切方便。
现在城外找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很简单,他找了片农田看看四周无人,取出4号黄金箱子开始往里塞大黄鱼。
一两斤重量的大黄鱼价格不高,一斤在一千左右。
见此钱进颇感遗憾。
想靠大黄鱼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是走不通了,这鱼值钱却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贵。
要知道现在大黄鱼不好买的,捕捞量没多少,能流入海滨市的配额更少。
除非他跟船出海,到时候在船上做手脚。
否则大黄鱼一旦捕捞送上码头,就要过秤入账,由公家裁定分配给各地区。
就说这次赶庙会,那么大的庙会,那么多的摊位,钱进不过才买到了三十五条大黄鱼,卖给商城总共才卖出了八万两千块。
如今他是穷了。
商城存款还不到十万块呢。
此外他手里还有些铜钱,全是四小送给他的,这次一起送入了商城。
钱进没抱什么希望。
结果现实还给了他一点惊喜。
铜钱当中有铜币,其中一个铜币是红铜材料,印有五角星包裹镰刀锤子图案,这是1924年的钱币,叫做川陕省造赤化全川铜元。
这不起眼的铜元还挺值钱,商城给出6000元报价。
此外还有一枚裕民通宝也有些价值,这是一枚一分宽民宽头民公博评级币,商城给了一千块的报价。
其他铜币不值钱,有的几块钱一枚有的几十块钱一枚还有一多半商城不收。
最终钱进也没攒出十万块的总存款。
不过手头好歹有钱了,心里踏实,他拉起大衣领子戴上墨镜,拧动油门回到家里。
时不我待。
陈井底没有回老家过年,而是留在招待所提供保障工作。
这样钱进就去找他,连夜去找供销社第二招待所的所长黄有功。
虽然他已经有了领导手谕,可礼节不能少,钱进该带的礼物还是带好了。
他去了招待所的时候,陈井底正在拖地。
钱进见此很不高兴。
招待所这帮正式工纯纯是欺负人,本来说好让陈井底来当维修工,只需要负责维修工作就行,结果现在还安排他干杂活。
当然这事他理解。
招待所在当下是好单位,他们很傲气,虽然明明是陈井底来当临时工是解决了招待所的燃眉之急。
可是招待所上下却觉得是他们恩赐陈井底,让他一个农民有机会进入招待所上班。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压榨陈井底的劳动能力。
理解归理解,钱进还是生气。
他看看正在柜台后嗑瓜子的女服务员,强忍着怒气说道:“同志,谁让他拖地的?”
女服务员斜睨他一眼反问道:“干嘛的?要住宿吗?要住宿就拿出介绍信来。”
说着她还吐了个瓜子皮。
钱进冷笑一声将易副社长的手信拍给了女服务员。
女服务员漫不经心的拿起来,看过上面的签名后下意识说:“这是什么?这可不是介绍信。”
“这不是住宿介绍信,是劳动关系介绍信。”钱进冷冷的说,“是易学兵社长亲自开的劳动关系介绍信。”
女服务员自然熟悉易学兵这名字。
她眨巴眨巴眼,一时之间有些迟疑。
如果这是易学兵的手写信,那来人自然是她得罪不起的。
可易学兵那是多高级别的干部?
女服务员琢磨一下,自己来上班五年了,见过易学兵的次数还没有五次。
其他人那么容易得到易学兵的手写信吗?
再看看上面内容,是关于陈井底转正工作的安排。
于是她心眼子一转来想法了,堆笑说:“是这样的,陈井底这位同志工作积极性高,他的工作都是我们所长安排的,要不然你找我们所长去问问?”
她倾向于手写信是真的。
因为上面内容是关于一个临时工的转正安排,这是需要领导核实的,作假没有意义。
既然这样她就把责任往外推,反正所长得核实手写信中内容的真实性,这样有什么事就让眼前的帅青年去找所长问好了。
老娘是不粘锅。
钱进懒得跟她计较,冷笑两声说道:“陈井底同志确实觉悟高,他是个老实人,可谁要是欺负老实人——你记住我的名字,我叫钱进,你可以在单位里打听打听我!”
“你是钱进?”女服务员一惊。
其实她才不知道钱进是谁,但对方拿着大领导的手写信来装逼,自己配合他装个逼就是了,何必非要跟他抬杠跟他顶牛呢?
无非是一口气问题。
没必要去冒险争这一口气。
钱进点点头:“对,我是钱进,我是陈井底同志的老乡。”
他去拉了把陈井底,掏出本子写了几个字:跟我走。
第二招待所的所长叫黄有功,钱进打听过他的信息了。
黄所长去年腊月刚得了个儿子,他带着礼物上门就是针对孩子准备的。
此事已经入夜,二月的海风全是刺骨的寒意。
钱进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衣领上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这是身上热气冰冻而成。
他看了眼身旁的哑巴陈井底,这个魁梧的汉子正小心翼翼抱着个红布包袱,指节冻得发白。
自从得知钱进要去给他解决工作问题,他就把这个包袱带上了。
不用说,里面是他准备的礼物。
“你其实什么都不用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钱进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又指了指前方那栋灰扑扑的三层小楼,“再说,我听说黄所长人不错,人家未必收你的东西。”
他没好意思说,黄有功作为一名招待所所长,家里恐怕是不缺农产品的。
黄有功跟供销总社其他领导干部一样住五台山路,他住的是一栋筒子楼。
楼外墙壁上还留着“抓革命、促生产”、“保卫革命成果”之类的标语,不过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斑驳不清。
就在他们到了楼道门口的时候,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拐过来停了下来。
骑车的是个青年,车把上挂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瓶海滨大曲和一条红梅香烟。
双方打了个照面,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显然这也是来找领导的。
很巧。
这青年竟然也是来找黄有功的。
另外青年反应很快,发现钱进上顶楼直奔305而去,他快走两步提前去敲门。
钱进见此无语。
送礼扎堆了。
他和陈井底只好等在外面。
但没等几分钟,青年无奈的拉开门出来,点头哈腰的说:“那领导您费心,有劳您费心。”
一个圆脸中年人微笑着点头:“别客气了,只要符合规章制度,那都是小事情。”
青年手里网兜东西不变,显然送礼失败了。
陈井底见此更紧张了。
青年进楼道,看着陈井底抱着的红包袱他露出个冷笑,故意说道:“这个都没用,你们从农村弄些东西能有用?”
钱进说:“我妈不让我跟傻逼说话。”
说着,他领陈井底走向305。
陈井底敲门。
门开处,黄有功那张圆脸上眉头紧皱,面含不满。
他穿着件藏蓝色的确良中山装,第三个扣子绷得紧紧的,露出里面雪白的假领子。
看到陈井底,他露出明显的诧异之色:“哎,小陈你怎么来了?”
陈井底指向钱进。
钱进客气的微微倾身伸出手:“黄所您好,我是咱甲港搬运大队的钱进,这么晚登门拜访实在是不好意思,还请您海涵。”
黄有功恍然:“钱进?钱进大队长?哟,这是稀客,您怎么跟我们单位的小陈……”
“老乡。”钱进笑道。
黄有功开门招呼他们进屋。
屋里有暖气还烧着煤炉,暖烘烘的。
五斗柜上摆着台红灯牌收音机,正在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
墙角婴儿车里,裹着红袄的小娃娃努力啃自己的脚丫子,啃的津津有味,旁边则有个小姑娘在摇晃塑料婴儿车。
钱进一看这婴儿车造型就知道人家招待所所长的家境非凡。
这种款式的婴儿车,如今在国内肯定是新潮产品,恐怕只有北上广有得卖,反正他在海滨市没见过。
“听说黄所长腊月喜得贵子,当时我们那边工作忙,没能及时来贺喜。”钱进从手提包里拿出个锦盒放在桌子上,“不过咱老话说,好菜不怕晚、道喜没迟到,今晚我们赶紧来看看。”
锦盒弹开露出个银光闪闪的长命锁,锁面上錾着“长命百岁”四个字,底下还缀着三个小铃铛,精美非凡。
此外还有两个银手镯、两个银脚镯,都制作的美轮美奂。
毕竟是27年代的流水线产品。
钱进送礼实在,不管长命锁还是手镯脚镯都很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黄有功立马摆手:“呀,这礼物太贵重了,我可不能收……”
“黄所您客气了,”钱进解释,“这其实不是我们买的东西,您也知道,现在哪有地方买这个呀?”
“您知道陈井底同志曾经是铁匠,其实他祖上不是打铁是打银子的,以陈井底同志的手艺,放在旧社会够当个银匠了。”钱进笑道。
黄有功惊奇:“是吗?原来这是小陈你的手艺?”
陈井底急忙摆手。
但黄有功没在意,去给两人添茶倒水了。
哑巴也有好处。
没法说话。
如果别人再没有关注比划的手势,那有些信息就会被默认。
印着红五星和供销专属的搪瓷茶杯放过来,有茶叶在热水里舒展成墨绿的草梗。
钱进喝茶,问道:“黄所,陈井底在你们单位干的怎么样?”
黄有功已经猜出他的目的,便以不置可否的例行态度来应付:“挺好的,小陈是个好同志……”
他扭头看到了精致的银首饰,语调顿了一下,又补充说:“能干,技术好,觉悟高。”
“年前公共厕所水管堵塞,他不管天冷或者环境肮脏,第一时间下去收拾起来,只用了半个钟头就修好了问题,他很好。”
钱进便说:“那么您看陈井底这同志如果说转正在你们单位……”
婴儿车里的小孩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黄有功假装孩子有问题,赶紧过去抱起孩子说:“他妈,出来给孩子换一下尿布,他拉了。”
看到这一幕钱进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暗道得亏自己走了上层路线,否则只是找黄有功肯定解决不了陈井底的编制问题。
黄有功把孩子送回卧室去,回来后话锋突然一转:“小陈的临时工合同快到期了,我可以帮他续一下,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话,恐怕不行。”
“也不是我不留人,我很喜欢小陈这样的同志,他不说话就是干活,安排什么工作完成个什么工作。”
“可是编制实在不好解决,或者说我没有那么大权力。”
钱进将准备好的信封递过去:“只要您认可他的能力就行,易副社长这边有点指示。”
黄有功脸上露出明显的惊讶。
他打开信封看里面的手写信,下意识倒吸一口凉气。
这筒子楼虽然建筑年代比较早,可招待所自己烧锅炉,已经安装了暖气。
作为领导居住的筒子楼也自己安装了锅炉,拥有了暖气管道。
恰好此时管道发出老牛喘息似的咕噜声,陈井底听到后蹲到了一个暖气片前侧耳倾听。
然后他耳朵挪动,贴着铁管前后寻找,最后从随身挎包里拿出改锥和螺丝刀。
只见两样工具在他指间翻飞,他的手指竟比会说话的嘴皮子还灵巧。
不过半支烟工夫,淤塞的暖气管重新开始正常流动。
黄有功的圆脸僵了僵,顿时拍着大腿笑起来:“小陈啊小陈,你是真行。”
“他刚来单位的时候都没见过暖气管道,结果现在他都能修了,这个技术呀,进步真快。”
“他是个好同志,既然领导点头了我没有给他穿小鞋的道理,我们所里一定要收下他!”
钱进笑道:“这是他的运气,也是他的福气。”
黄有功妻子送回孩子,又送来一盘果。
钱进拿了一颗高粱饴吃。
甜腻的浆粘在牙上,带着股粮食的香气。
正事办完,后面便是大家聊起家长里短。
闲聊几句,钱进看看墙上的三枪老挂钟说:“天色不早了,您和嫂子看孩子辛苦,早点休息。”
黄有功热情的说:“下次赶着饭点之前过来,咱们一起喝一杯。”
他送钱进两人出门,像是突然看到陈井底拿来的红包袱急忙要送出去,但两人已经离开了。
黄有功妻子看向桌上的手写信,好奇的说:“这个陈井底就是你说的哑巴?他竟然能找老易出面写推荐信?真是厉害了。”
黄有功打开包袱看,哼道:“是那个钱进厉害,非常厉害!”
“你看看人家明明可以上门来给我下领导通知,但人家不这么做,特意带了一份厚礼。”
“这份礼物才是陈井底的,都是乡下的生炒豆子和腊肠之类的东西……”
黄有功妻子拿出长命锁翻来覆去的看:“确实是一份厚礼,这锁恐怕是魔都的老师傅做的吧?老黄你过来看,人家这手艺真好。”
灯光下,银锁闪烁着银光,很亮又亮的温和,让人打眼看去就喜欢。
她给儿子挂在胸前,儿子用下手拿起长命锁在眼前摇晃起来,嘴里又吱呀吱呀的发出声音。
这把黄有功跟妻子逗得直笑:“他这么一丁点也知道是个好东西。”
“老黄,你以后对那陈井底可得好点,人家是送重礼来了。”
黄有功点点头:“我刚才的话不是应付钱进,这个陈井底确实是个好手下,比老赵好多了。”
“老赵那老小子动不动就生病,动不动就要去住院,还不是仗着一手维修功夫?”
“陈井底不一样,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行我把老赵调剂出去,只留陈井底一个人就够了,这家伙还从不跟我顶嘴,对,就留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