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更好的风景
云杉酒店周管理会议上。
出席的人不少,除了各部门,还有几名股东列席。
一项项事说完,最终谈到了酒店的蔬菜供应问题。
酒店总经理徐闻香说:“关于酒店蔬菜供应的事,刚好唐董和刘场长也来了,一起说说吧。”
徐闻香穿着白色上衣,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从容的气质,她看了一下长条形木桌两边的人。
“刘经理,你先说。”
刘晓英面前放着笔记本,手拿着笔:“其实争执的点很简单。”
“徐和在外建立了一些自有采购渠道,而江心菜场最近开始出菜……”
说到这里时,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内里所在。
但一时没人吭声。
采购部和徐和都是总经理徐闻香的人,而江心菜场是由酒店部分股东投资,在场的唐董就是其中之一。
神仙打架。
过了一会儿,酒店副总苟涛呵呵笑道。
“说得好听点是自有采购渠道,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些阿猫阿狗。”
“徐总,唐董,我和刘经理一起去一些基地看过,就比如那卖菜心的,徐和很是推崇,但你们猜怎么着?”
“那小菜农一共才十来亩地,还东一块西一块,七零八落,一看就不专业,不正规~”
不少人听了后,就认同的点了头。
十来亩地的小菜农,逼格确实低了点。
刘晓英说:“酒店做了抽检,蔬菜品质还是不错的,食客也很满意。”
苟涛摊了摊手:“没有保障啊,今天是合格的,你能保证他明天不会偷偷加一些东西吗?刘场长,你说对不对?”
刘风点头道:“的确如此,最近病虫害很难防,何况苟总说那小菜农地七零八落,就更不好防了,前期抽检没问题,后面防不住了,难保他不会加大农药用量。
我们江心菜场就不一样了,因为知道有外宾,有港商,所以用药一直都很谨慎。”
刘晓英语噎,手中转了一圈笔,不知如何接话。
小菜农的天然缺陷。
苟涛笑了笑,看了看有些微胖的唐董,后者微微颔首。
“徐总,你怎么看?”
一时场中人都看向了一方。
徐闻香神色淡然:“小菜农什么的,我不在乎,可有可无,我只知道酒店的青菜供应不能出问题,唐董,你说是不是?”
唐董:“这是自然。”
徐闻香又看向刘风,目光灼灼:“刘场长能保证后面几个月每天都有青菜吗?”
刘风愣了愣,果然这个问题又来了。
他犹豫再三,在苟涛和唐董的疯狂暗示下,还是遵从了本心。
“这可能没人敢保证,农业的不确定性太高了,尤其……”
徐闻香打断:“意思还是可能断供?”
“不排除这个可能~”
苟涛和唐骁脸都绿了~
这王八蛋,开会前就和他再三强调,不管怎样,先答应下来,结果临到头又变卦了。
徐闻香笑了。
“所以,酒店在江心菜场之外,建立其它渠道没有错。”
“如果唐董或者其它股东认为小菜农没保障,采购部完全可以再找其它货源。”
“城那么大一座城市,云杉还怕买不到品质好的青菜吗?”
“唐董,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从刘风没有一口答应时,唐董就知道自己输了。
他和苟涛想逼徐闻香砍掉其它蔬菜采购渠道,后续才好继续谋求采购部。
但踏娘的,刘风这关就没顶住。
一切心思都白费了。
唐骁眼里有火,但又不得不艰难点头。
徐闻香:“你说呢,苟总?”
苟涛也只能点头。
“你看,问题这不就解决了?”
徐闻香笑了笑,对刘晓英说:“刘经理,这段时间找找其它货源,小菜农就算了,股东们瞧不上~”
“好。”
刘晓英笑着点头,松了口气。
她也没在意小菜农,本来就打算换掉。
——
雨后初歇,却感觉不到一丝凉爽。
空气如沸水蒸腾,云层仿佛锅盖一样扣在这座城市上方。
午后时不时来一场雷阵雨,但又不降温,即使是夜间都还有二十七八度。
桑拿天~
人的体感很难受~
随时都是汗流浃背。
蔬菜也同样如此,单纯的高温也就罢了,土壤还很湿润。
但再难受,生活也得继续,菜农也得出门干活,每天的收菜更是雷打不动~
因为要赚钱。
对陈家志来说,出菜量稳住了,菜价也很美。
6月23日,他再次出菜705斤,收入了2378元。
6月24日,菜价微跌,但依然在3块以上,当天收入2152元。
6月25日,城郊的出菜量又多了些,菜价再度微跌,但陈家志的菜卖得反而更快了,因为很多本地的竞品菜心都带上了虫眼,这一天,他再次收入2012元。
5月播种菜心也就此收完。
但6.18行情还在持续,陈家志下一批菜叶接上了,能持续有菜出,每天700斤左右菜心,一样可以卖得美滋滋。
6月26日,凌晨。
批发市场上巷道里的临时摊贩又多了起来,这批人赶上了市场行情的尾巴。
等再过几天,更多的人有了菜,菜价又该继续下行了。
只是这波人的菜都没那么美丽,好一些的,也就有零星的虫眼,或者叶片有少许枯斑,买卖双方和和气气。
差点的,那就五八门喽。
主打一个一看不吱声,一个一卖不吱声,不敢给价,也不敢报价。
买菜的人怕给价给高了,对方直接就答应了。
卖菜的人既怕报价高了吓跑了人,也怕报价低了损失了钱,犹犹豫豫~
陈家志今天普通菜心卖的2.8元/斤,隔壁的三只老鸟卖价一整晚都起伏不定。
一会儿两块,一会儿两块三,一会儿一块八,有时还下到了一块五…
犹如过山车一样。
不止一旁的陈家志看着晕,估计他们自己也卖得晕乎乎的。
但没办法,因为时不时来场雨,农药打不下去,打下去了药效也不好。
导致病虫害没防住。
而菜心与小白菜是跳甲最喜欢的蔬菜,一咬一个洞。
他们三个人地里的菜,一株菜心上可能藏着多只跳甲和菜青虫,每一株菜都被虫咬过,每片菜叶子上都有数个虫眼。
成虫吃叶,幼虫吃根。
不仅即将采收的菜被祸害了,幼苗和才播种的也损失惨重。
除了他们三人,市场上很多菜农都遇到了这个情况。
菜心、小白菜、豇豆、丝瓜、黄瓜……只要是本地产的蔬菜,不是带虫,就是带病斑。
有完好无损菜心的人屈指可数,陈家志自然是其中一个。
他也早早卖完了菜。
但今天是一个人来的,等送完菜时,也不早了,估摸有五点半。
他靠着三轮车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又连着四天收入都在两千元以上。
估摸了下,挎包和家里又有了一万五六千元,这菜卖得过瘾。
行情也还没有结束。
同时,和一些客户的关系又拉近了。
等他写得差不多时,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三人才相继卖完。
三人一边收东西,一边聊着。
“唉,有虫眼的菜太讨人嫌了,我最后那点菜,人家只给5毛钱。”
“你可以不卖。”
“我又不傻,看到这样的菜,问的人都没有几个,有人问那还不赶紧卖掉,这都天亮了。”
“今天看样子要天晴了。”
“回去赶紧打药吧,这跳甲太厉害了,市场上这么多菜农,也就秀才一个人防住了。”
三人收好了东西,推着自行车向着陈家志走去。
易定干喊道:“走了,家志,别写了,今天又卖了多少钱嘛?”
陈家志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笔,合上,抬头说:“还行,和昨天差不多。”
三人眼底的羡慕藏不住。
和昨天差不多,那就是还在两千元之上,明明大家都在跌价,就他一个人还稳如泰山。
简直了。
但想想人家菜的品相,再看看自己的,就仿佛黎明和一个满脸麻子的人站在一起。
闭着眼睛也知道该怎么选。
天色渐明,市场里也还亮着昏黄的灯光,一辆三轮车、三辆自行车一同向市场外走去。
“陈菜农,菜卖完回去了啊?”
“回了。”
“陈菜农,回了啊,来,抽支烟。”
“谢了啊。”
不时有人给陈家志打招呼,都是来往的采购或者摊贩,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声名在外。
只是还有一点不圆满。
相比陈菜农,其实他更想听到陈菜心这个称呼。
但也差不多了,如果他现在换市场,应该有一部分客户会跟着他走。
只是暂时还不急。
今天可能是个晴天,三轮车骑上洛溪大桥时,天空已变成了淡橙色。
水泥桥面上还有被夜行货车碾压出的两道轮胎辙印。
这时,桥下渡轮拉响第一声汽笛,惊飞榕树顶的几只红耳鹎。
陈家志记下了这一瞬间的风景。
感觉很美好。
在他身后,还有三个人在哼哧哼哧的蹬着自行车,汗水浸湿了后背,哪还有心思看风景,心里早就恨透了这又高又陡的洛溪大桥。
以前,陈家志和他们一样,对洛溪大桥爱不起来。
现在,不一样了,站得高,确实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本章完)
云杉酒店周管理会议上。
出席的人不少,除了各部门,还有几名股东列席。
一项项事说完,最终谈到了酒店的蔬菜供应问题。
酒店总经理徐闻香说:“关于酒店蔬菜供应的事,刚好唐董和刘场长也来了,一起说说吧。”
徐闻香穿着白色上衣,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从容的气质,她看了一下长条形木桌两边的人。
“刘经理,你先说。”
刘晓英面前放着笔记本,手拿着笔:“其实争执的点很简单。”
“徐和在外建立了一些自有采购渠道,而江心菜场最近开始出菜……”
说到这里时,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内里所在。
但一时没人吭声。
采购部和徐和都是总经理徐闻香的人,而江心菜场是由酒店部分股东投资,在场的唐董就是其中之一。
神仙打架。
过了一会儿,酒店副总苟涛呵呵笑道。
“说得好听点是自有采购渠道,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些阿猫阿狗。”
“徐总,唐董,我和刘经理一起去一些基地看过,就比如那卖菜心的,徐和很是推崇,但你们猜怎么着?”
“那小菜农一共才十来亩地,还东一块西一块,七零八落,一看就不专业,不正规~”
不少人听了后,就认同的点了头。
十来亩地的小菜农,逼格确实低了点。
刘晓英说:“酒店做了抽检,蔬菜品质还是不错的,食客也很满意。”
苟涛摊了摊手:“没有保障啊,今天是合格的,你能保证他明天不会偷偷加一些东西吗?刘场长,你说对不对?”
刘风点头道:“的确如此,最近病虫害很难防,何况苟总说那小菜农地七零八落,就更不好防了,前期抽检没问题,后面防不住了,难保他不会加大农药用量。
我们江心菜场就不一样了,因为知道有外宾,有港商,所以用药一直都很谨慎。”
刘晓英语噎,手中转了一圈笔,不知如何接话。
小菜农的天然缺陷。
苟涛笑了笑,看了看有些微胖的唐董,后者微微颔首。
“徐总,你怎么看?”
一时场中人都看向了一方。
徐闻香神色淡然:“小菜农什么的,我不在乎,可有可无,我只知道酒店的青菜供应不能出问题,唐董,你说是不是?”
唐董:“这是自然。”
徐闻香又看向刘风,目光灼灼:“刘场长能保证后面几个月每天都有青菜吗?”
刘风愣了愣,果然这个问题又来了。
他犹豫再三,在苟涛和唐董的疯狂暗示下,还是遵从了本心。
“这可能没人敢保证,农业的不确定性太高了,尤其……”
徐闻香打断:“意思还是可能断供?”
“不排除这个可能~”
苟涛和唐骁脸都绿了~
这王八蛋,开会前就和他再三强调,不管怎样,先答应下来,结果临到头又变卦了。
徐闻香笑了。
“所以,酒店在江心菜场之外,建立其它渠道没有错。”
“如果唐董或者其它股东认为小菜农没保障,采购部完全可以再找其它货源。”
“城那么大一座城市,云杉还怕买不到品质好的青菜吗?”
“唐董,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从刘风没有一口答应时,唐董就知道自己输了。
他和苟涛想逼徐闻香砍掉其它蔬菜采购渠道,后续才好继续谋求采购部。
但踏娘的,刘风这关就没顶住。
一切心思都白费了。
唐骁眼里有火,但又不得不艰难点头。
徐闻香:“你说呢,苟总?”
苟涛也只能点头。
“你看,问题这不就解决了?”
徐闻香笑了笑,对刘晓英说:“刘经理,这段时间找找其它货源,小菜农就算了,股东们瞧不上~”
“好。”
刘晓英笑着点头,松了口气。
她也没在意小菜农,本来就打算换掉。
——
雨后初歇,却感觉不到一丝凉爽。
空气如沸水蒸腾,云层仿佛锅盖一样扣在这座城市上方。
午后时不时来一场雷阵雨,但又不降温,即使是夜间都还有二十七八度。
桑拿天~
人的体感很难受~
随时都是汗流浃背。
蔬菜也同样如此,单纯的高温也就罢了,土壤还很湿润。
但再难受,生活也得继续,菜农也得出门干活,每天的收菜更是雷打不动~
因为要赚钱。
对陈家志来说,出菜量稳住了,菜价也很美。
6月23日,他再次出菜705斤,收入了2378元。
6月24日,菜价微跌,但依然在3块以上,当天收入2152元。
6月25日,城郊的出菜量又多了些,菜价再度微跌,但陈家志的菜卖得反而更快了,因为很多本地的竞品菜心都带上了虫眼,这一天,他再次收入2012元。
5月播种菜心也就此收完。
但6.18行情还在持续,陈家志下一批菜叶接上了,能持续有菜出,每天700斤左右菜心,一样可以卖得美滋滋。
6月26日,凌晨。
批发市场上巷道里的临时摊贩又多了起来,这批人赶上了市场行情的尾巴。
等再过几天,更多的人有了菜,菜价又该继续下行了。
只是这波人的菜都没那么美丽,好一些的,也就有零星的虫眼,或者叶片有少许枯斑,买卖双方和和气气。
差点的,那就五八门喽。
主打一个一看不吱声,一个一卖不吱声,不敢给价,也不敢报价。
买菜的人怕给价给高了,对方直接就答应了。
卖菜的人既怕报价高了吓跑了人,也怕报价低了损失了钱,犹犹豫豫~
陈家志今天普通菜心卖的2.8元/斤,隔壁的三只老鸟卖价一整晚都起伏不定。
一会儿两块,一会儿两块三,一会儿一块八,有时还下到了一块五…
犹如过山车一样。
不止一旁的陈家志看着晕,估计他们自己也卖得晕乎乎的。
但没办法,因为时不时来场雨,农药打不下去,打下去了药效也不好。
导致病虫害没防住。
而菜心与小白菜是跳甲最喜欢的蔬菜,一咬一个洞。
他们三个人地里的菜,一株菜心上可能藏着多只跳甲和菜青虫,每一株菜都被虫咬过,每片菜叶子上都有数个虫眼。
成虫吃叶,幼虫吃根。
不仅即将采收的菜被祸害了,幼苗和才播种的也损失惨重。
除了他们三人,市场上很多菜农都遇到了这个情况。
菜心、小白菜、豇豆、丝瓜、黄瓜……只要是本地产的蔬菜,不是带虫,就是带病斑。
有完好无损菜心的人屈指可数,陈家志自然是其中一个。
他也早早卖完了菜。
但今天是一个人来的,等送完菜时,也不早了,估摸有五点半。
他靠着三轮车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又连着四天收入都在两千元以上。
估摸了下,挎包和家里又有了一万五六千元,这菜卖得过瘾。
行情也还没有结束。
同时,和一些客户的关系又拉近了。
等他写得差不多时,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三人才相继卖完。
三人一边收东西,一边聊着。
“唉,有虫眼的菜太讨人嫌了,我最后那点菜,人家只给5毛钱。”
“你可以不卖。”
“我又不傻,看到这样的菜,问的人都没有几个,有人问那还不赶紧卖掉,这都天亮了。”
“今天看样子要天晴了。”
“回去赶紧打药吧,这跳甲太厉害了,市场上这么多菜农,也就秀才一个人防住了。”
三人收好了东西,推着自行车向着陈家志走去。
易定干喊道:“走了,家志,别写了,今天又卖了多少钱嘛?”
陈家志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笔,合上,抬头说:“还行,和昨天差不多。”
三人眼底的羡慕藏不住。
和昨天差不多,那就是还在两千元之上,明明大家都在跌价,就他一个人还稳如泰山。
简直了。
但想想人家菜的品相,再看看自己的,就仿佛黎明和一个满脸麻子的人站在一起。
闭着眼睛也知道该怎么选。
天色渐明,市场里也还亮着昏黄的灯光,一辆三轮车、三辆自行车一同向市场外走去。
“陈菜农,菜卖完回去了啊?”
“回了。”
“陈菜农,回了啊,来,抽支烟。”
“谢了啊。”
不时有人给陈家志打招呼,都是来往的采购或者摊贩,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声名在外。
只是还有一点不圆满。
相比陈菜农,其实他更想听到陈菜心这个称呼。
但也差不多了,如果他现在换市场,应该有一部分客户会跟着他走。
只是暂时还不急。
今天可能是个晴天,三轮车骑上洛溪大桥时,天空已变成了淡橙色。
水泥桥面上还有被夜行货车碾压出的两道轮胎辙印。
这时,桥下渡轮拉响第一声汽笛,惊飞榕树顶的几只红耳鹎。
陈家志记下了这一瞬间的风景。
感觉很美好。
在他身后,还有三个人在哼哧哼哧的蹬着自行车,汗水浸湿了后背,哪还有心思看风景,心里早就恨透了这又高又陡的洛溪大桥。
以前,陈家志和他们一样,对洛溪大桥爱不起来。
现在,不一样了,站得高,确实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