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风雪游子归。【求订!求月票!】
证婚人?
有些迷茫的看了渔老一眼,赵卫红很想问一嘴,证婚人是干啥的.
而一旁的林静疏,明显比赵卫红知道的多,此刻正红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
林静疏之所以清楚“证婚人”是干什么的,倒也不是私底下专门了解过这方面的东西。
而是她们当地由于封闭外加交通不便利,新人结婚时依旧保持了非常传统,也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结婚方式。
哪对小两口要是成家了,不会费尽周折的到县里的民政局登记,而是会请来十里八乡德高望重的长辈。
这个人可能是村长,也有可能是辈分颇高的族老,来做小两口喜结连理的“证婚人。”
并且证婚人的地位愈高,小两口的脸上也就愈有面子。
而证婚人还会以自己的名声或是地位,作为担保,帮助小两口完成结婚手续,拿到结婚证明。
耳濡目染之下,林静疏对证婚人有所了解,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交通条件愈发便利的当下,证婚人已经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但还是会有遵循传统的家庭,在结婚时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证婚人出面,为新人送上祝福。
尤其是赵卫红和林静疏这种“体制内家庭”,结婚时本单位的领导肯定会到场。
并且由于赵卫红和林静疏都是军人身份的缘故,结婚时还需要向上级打一份报告。
而这份报告的批准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可以算是他们两个的“证婚人。”
照这么看,赵卫红未来的证婚人,很有可能会是王川.
但王川想当赵卫红的证婚人,又不太可能
且不说周克虎会不会同意。
作为赵卫红和林静疏之间最大的“月老”,魏副首长可还一直等着参加赵卫红和林静疏的婚礼呢。
他老人家要是出面,这个证婚人当然不可能有其他的人选。
魏副首长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今天,魏副首长忽然发现。
自己这个“证婚人”的位置,好像也没那么牢靠.
“等会!”
“老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小家伙要是结婚,证婚人肯定是我这个老头子。”
“你现在突然提起这一茬.你想要干什么?”
看着魏副首长紧张兮兮的模样,渔老笑了笑,先是将装有金牌的盒子收好,然后才对着魏副首长轻描淡写的开口道。
“卫红这孩子,送了我这么一份大礼。”
“我这个当长辈的,自然不能白收,总要是为他做一点事的。”
“我一个退休了的老头,没什么本事,别的事情帮不上忙。”
“但给他们两个小两口,当一回证婚人,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可以个屁!”
还没等渔老说完,魏副首长也顾不得在晚辈面前要维持风度,直接瞪着眼睛,翻脸道!
“你要给卫红当证婚人?”
“那我干什么去?”
渔老看也不看魏副首长一眼,便幽幽的回道。
“坐在下面吃席啊。”
“不然你想干吗?”
魏副首长:“???”
听听!
这叫什么话!
虽然在魏副首长心里,他是很想赵卫红能够和渔老多亲近亲近,拉近关系的。
从赵卫红和渔老这两次见面的过程中,也能看出来魏副首长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让赵卫红搭上渔老这条线。
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魏副首长会因此让出自己的“证婚人”身份!
对于赵卫红的终身大事,魏副首长简直比赵建国两口子还上心,晚上做梦都想着抱重孙子的事。
渔老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想把赵卫红送金牌这件事的人情消了,还要从魏副首长这把“证婚人”的身份抢走?
好事咋都让你老小子占了?
念及于此,魏副首长一撸袖子,就要和渔老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证婚人”的归属。
但还不等他开口,渔老便轻描淡写的继续说道。
“我且问你,我是不是卫红和林静疏同志的长辈?”
“是”
“我再问你,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给他们小两口,当一回证婚人,还是够资格的吧?”
这回魏副首长沉默了大半天,这才从牙缝里心不甘,情不愿的,挤出来一句“嗯”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卫红这孩子,私底下得叫你一声爷。”
“你说说你,讲了一辈子原则,怎么到这时候拎不清了?”
“你既是卫红的领导,又是卫红的长辈,避嫌的道理,你总该还是懂的吧?”
“再说了,哪有自家的亲戚,在婚礼上当证婚人的说法?”
“其实我也不是一定非要当这个证婚人,但你就不怕有人背后说卫红闲话?”
“.”
听罢渔老的这一番分析,刚刚还义愤填膺的魏副首长,缓缓的低下了头,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渔老的话,听上去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魏副首长心里清楚,渔老这就是在拿话架着他呢!
盼了这么久,眼看着赵卫红这小子,就要和林静疏修成正果。
要是因为渔老的三两句话,就让魏副首长放弃了这个证婚人的身份,魏副首长咋可能甘心!
思虑片刻后,魏副首长觉得,还是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松口,正准备和渔老继续争论一番,便见一旁的赵卫红,突然开口道。
“爷,渔老。”
“我算是听明白了!您二位也不要再争了。”
“二位都是我的长辈,也都算是我的领导。”
“更是我和静疏一路走来,两位最大的见证人。”
“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您二老不能一起当我的证婚人呢?”
“虽然我不太清楚证婚人是干啥的.但应该没有一场婚礼上,只能有一位证婚人的说法吧?”
该说不说,赵卫红还是颇有一番急智的。
眼看魏副首长和渔老,貌似要因为自己的事情,发生争吵。
赵卫红立马提出了一个“一碗水端平”的解决方式!
不就是一个证婚人么!
当!都当!一起当!
要是魏副首长和渔老不介意,把晏文渊啊周克虎啊之类帮助过赵卫红的长辈,全都算在内,搞一个“证婚团”出来,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赵卫红对此是没什么意见,而林静疏就更不可能有意见了!
不过,可以料见的是。
就算搞不出赵卫红计划内,那个声势浩大的“证婚团。”
可有着魏副首长和渔老的参与,赵卫红和林静疏的这场婚礼,规格必定会超乎寻常的高!
用一句“麦穗云集”来形容,都属于是谦虚了的说法!
而作为这场婚礼的当事人,赵卫红也完全当得起一句——光宗耀祖!
“两个证婚人这.”
在听到赵卫红的提议后,魏副首长立马陷入了纠结当中。
从传统和形式上讲,一场婚礼,有两位,甚至是更多的证婚人,毫无问题。
但从魏副首长过往的表现中,就能看出来。
他其实是一位“占有欲”很强的人。
晏文渊,谢国良之流,敢打赵卫红的主意,魏副首长就敢翻脸!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护犊子了,完全称得上的是“严防死堵”,生怕赵卫红被人拐跑了!
当然,魏副首长不用担心赵卫红会被渔老“拐跑。”
但一想到原本只能有自己一个人参与,并且对赵卫红颇具意义的仪式与流程,眼下又要多了一个人“分享.”
魏副首长心里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行了,老魏。”
只一眼,渔老便看穿了自己老搭档心里的想法,立马对着魏副首长开解道。
“卫红这孩子,都这么说了。”
“你我做长辈的,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一听这话,魏副首长顿时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心说这“白菜”又不是你辛苦养起来的,最多就算是施了一次肥,你个老小子当然不在乎!
可看着赵卫红那期冀之中,略显忐忑的眼神。
魏副首长也只能长出一口气,艰难而又不舍的表示道。
“罢了.就这样吧”
至此,赵卫红与林静疏婚礼上的证婚人,算是有了人选。
一位是魏副首长,另一位则是渔老。
这两位可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重量级人物!”
有这二老出面,赵卫红的婚礼,想低调都不可能!
只不过,对于赵卫红和林静疏来说,现在就考虑结婚的事,实在是有些太早了。
赵卫红连实习都没开始,而林静疏,将来还要留校读研,并且还是硕博连读。
对于他们两个今后的发展而言,这几年的时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实在是没时间去考虑个人问题。
这便是赵卫红在面对魏副首长提出的“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时,给出的回答。
而魏副首长,对此也表示赞同。
至于渔老.当晚和赵卫红与林静疏吃了一顿饭,便连夜离开了。
包括魏副首长,今天也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才和赵卫红见了一面。
甚至于今年的除夕,魏副首长都不会在家里度过。
而是会去往西部的边境哨所,与那里保卫着祖国领土的边防战士们,一起欢度新年。
新年过后,魏副首长又要投入到繁琐的工作中。
对于一个已过甲之年的老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无疑是超负荷的。
但魏副首长身上却充满了赵卫红从未见过的激情与活力,甚至还在吃饭时龙飞凤舞的表示,最近很有可能会和个别小国,达成军事上的培训计划。
将完全参照炎国甲级部队的编制,帮助他们培训部队。
不光能收一笔培训费用,而对方列装的武器装备,自然也是从炎国采购的。
虽然这些年,炎国的武器装备一直都没停下对外出口。
但这种成制式的购买与列装,尚属首次!
这也是在所谓的“美械师”,“法械师”,“德械师”之后,蓝星上首次出现了“炎械师”,意义非常寻常!
恰逢此时,炎国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转型阶段。
无数不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装备,将要被具备或是部分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装备,取而代之。
而这些轮换下来的装备,不乏许多近些年才列装的新式装备。
先前魏副首长还在为了如何处理这批装备发愁。
可眼下这批旧装备,都将化作炎国的外汇,为新一代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与普及继续发光发热!
更重要的是,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都有会被淘汰的一天。
而等到他们用惯了便宜皮实,量大管饱的炎国装备,还看得上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吗?
这属于是一本万利,细水长流的长久买卖,魏副首长自然得上心!
而信息化部队的建设.各类装备的研发.哪一摊子能离开魏副首长?
虽然很累,但魏副首长可谓是乐在其中。
他们这一代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国家强大不起来,会被人欺负!
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了发展与壮大的机会,魏副首长又怎么可能放过?
为此,魏副首长甚至都没有留赵卫红多住几天。
次日一早,便打发赵卫红赶紧回家,而他自己则是早早的离开家里,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负责送赵卫红和林静疏回去的相关事宜,是由王参谋负责的。
赵卫红理解魏副首长的繁忙,却也担心魏副首长的身体,亲手写了一封信,拜托王参谋交给魏副首长后,赵卫红这才和林静疏一道,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一路上,归心似箭的赵卫红并没有逗留,而是直奔家中而去,甚至在抵达蓝田县之前,还特意拉着林静疏换了一身便装。
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但赵卫红不想让乱七八糟的无关人等,打扰自己与亲人团聚的温馨时刻。
很快。
赵卫红,回到了令他倍感陌生的赵家村村口。
宽广整洁的水泥路窗明几净的砖瓦房
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在提醒着赵卫红,自己的家乡,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仿佛是为了迎接这位游子的归来。
天空中,慢慢飘起了细密的雪,很快便在地上覆盖成了纯白色的地毯。
两行足迹,自村口始,在地毯上逐渐延伸,最终停在了赵卫红的家门前。
“吱嘎.”
推开厚实的大门,赵卫红扬着头,看着愣在原地的父母,笑着开口道。
“爹,妈。”
“我回来了。”
(本章完)
证婚人?
有些迷茫的看了渔老一眼,赵卫红很想问一嘴,证婚人是干啥的.
而一旁的林静疏,明显比赵卫红知道的多,此刻正红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
林静疏之所以清楚“证婚人”是干什么的,倒也不是私底下专门了解过这方面的东西。
而是她们当地由于封闭外加交通不便利,新人结婚时依旧保持了非常传统,也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结婚方式。
哪对小两口要是成家了,不会费尽周折的到县里的民政局登记,而是会请来十里八乡德高望重的长辈。
这个人可能是村长,也有可能是辈分颇高的族老,来做小两口喜结连理的“证婚人。”
并且证婚人的地位愈高,小两口的脸上也就愈有面子。
而证婚人还会以自己的名声或是地位,作为担保,帮助小两口完成结婚手续,拿到结婚证明。
耳濡目染之下,林静疏对证婚人有所了解,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交通条件愈发便利的当下,证婚人已经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但还是会有遵循传统的家庭,在结婚时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证婚人出面,为新人送上祝福。
尤其是赵卫红和林静疏这种“体制内家庭”,结婚时本单位的领导肯定会到场。
并且由于赵卫红和林静疏都是军人身份的缘故,结婚时还需要向上级打一份报告。
而这份报告的批准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可以算是他们两个的“证婚人。”
照这么看,赵卫红未来的证婚人,很有可能会是王川.
但王川想当赵卫红的证婚人,又不太可能
且不说周克虎会不会同意。
作为赵卫红和林静疏之间最大的“月老”,魏副首长可还一直等着参加赵卫红和林静疏的婚礼呢。
他老人家要是出面,这个证婚人当然不可能有其他的人选。
魏副首长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今天,魏副首长忽然发现。
自己这个“证婚人”的位置,好像也没那么牢靠.
“等会!”
“老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小家伙要是结婚,证婚人肯定是我这个老头子。”
“你现在突然提起这一茬.你想要干什么?”
看着魏副首长紧张兮兮的模样,渔老笑了笑,先是将装有金牌的盒子收好,然后才对着魏副首长轻描淡写的开口道。
“卫红这孩子,送了我这么一份大礼。”
“我这个当长辈的,自然不能白收,总要是为他做一点事的。”
“我一个退休了的老头,没什么本事,别的事情帮不上忙。”
“但给他们两个小两口,当一回证婚人,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可以个屁!”
还没等渔老说完,魏副首长也顾不得在晚辈面前要维持风度,直接瞪着眼睛,翻脸道!
“你要给卫红当证婚人?”
“那我干什么去?”
渔老看也不看魏副首长一眼,便幽幽的回道。
“坐在下面吃席啊。”
“不然你想干吗?”
魏副首长:“???”
听听!
这叫什么话!
虽然在魏副首长心里,他是很想赵卫红能够和渔老多亲近亲近,拉近关系的。
从赵卫红和渔老这两次见面的过程中,也能看出来魏副首长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让赵卫红搭上渔老这条线。
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魏副首长会因此让出自己的“证婚人”身份!
对于赵卫红的终身大事,魏副首长简直比赵建国两口子还上心,晚上做梦都想着抱重孙子的事。
渔老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想把赵卫红送金牌这件事的人情消了,还要从魏副首长这把“证婚人”的身份抢走?
好事咋都让你老小子占了?
念及于此,魏副首长一撸袖子,就要和渔老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证婚人”的归属。
但还不等他开口,渔老便轻描淡写的继续说道。
“我且问你,我是不是卫红和林静疏同志的长辈?”
“是”
“我再问你,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给他们小两口,当一回证婚人,还是够资格的吧?”
这回魏副首长沉默了大半天,这才从牙缝里心不甘,情不愿的,挤出来一句“嗯”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卫红这孩子,私底下得叫你一声爷。”
“你说说你,讲了一辈子原则,怎么到这时候拎不清了?”
“你既是卫红的领导,又是卫红的长辈,避嫌的道理,你总该还是懂的吧?”
“再说了,哪有自家的亲戚,在婚礼上当证婚人的说法?”
“其实我也不是一定非要当这个证婚人,但你就不怕有人背后说卫红闲话?”
“.”
听罢渔老的这一番分析,刚刚还义愤填膺的魏副首长,缓缓的低下了头,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渔老的话,听上去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魏副首长心里清楚,渔老这就是在拿话架着他呢!
盼了这么久,眼看着赵卫红这小子,就要和林静疏修成正果。
要是因为渔老的三两句话,就让魏副首长放弃了这个证婚人的身份,魏副首长咋可能甘心!
思虑片刻后,魏副首长觉得,还是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松口,正准备和渔老继续争论一番,便见一旁的赵卫红,突然开口道。
“爷,渔老。”
“我算是听明白了!您二位也不要再争了。”
“二位都是我的长辈,也都算是我的领导。”
“更是我和静疏一路走来,两位最大的见证人。”
“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您二老不能一起当我的证婚人呢?”
“虽然我不太清楚证婚人是干啥的.但应该没有一场婚礼上,只能有一位证婚人的说法吧?”
该说不说,赵卫红还是颇有一番急智的。
眼看魏副首长和渔老,貌似要因为自己的事情,发生争吵。
赵卫红立马提出了一个“一碗水端平”的解决方式!
不就是一个证婚人么!
当!都当!一起当!
要是魏副首长和渔老不介意,把晏文渊啊周克虎啊之类帮助过赵卫红的长辈,全都算在内,搞一个“证婚团”出来,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赵卫红对此是没什么意见,而林静疏就更不可能有意见了!
不过,可以料见的是。
就算搞不出赵卫红计划内,那个声势浩大的“证婚团。”
可有着魏副首长和渔老的参与,赵卫红和林静疏的这场婚礼,规格必定会超乎寻常的高!
用一句“麦穗云集”来形容,都属于是谦虚了的说法!
而作为这场婚礼的当事人,赵卫红也完全当得起一句——光宗耀祖!
“两个证婚人这.”
在听到赵卫红的提议后,魏副首长立马陷入了纠结当中。
从传统和形式上讲,一场婚礼,有两位,甚至是更多的证婚人,毫无问题。
但从魏副首长过往的表现中,就能看出来。
他其实是一位“占有欲”很强的人。
晏文渊,谢国良之流,敢打赵卫红的主意,魏副首长就敢翻脸!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护犊子了,完全称得上的是“严防死堵”,生怕赵卫红被人拐跑了!
当然,魏副首长不用担心赵卫红会被渔老“拐跑。”
但一想到原本只能有自己一个人参与,并且对赵卫红颇具意义的仪式与流程,眼下又要多了一个人“分享.”
魏副首长心里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行了,老魏。”
只一眼,渔老便看穿了自己老搭档心里的想法,立马对着魏副首长开解道。
“卫红这孩子,都这么说了。”
“你我做长辈的,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一听这话,魏副首长顿时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心说这“白菜”又不是你辛苦养起来的,最多就算是施了一次肥,你个老小子当然不在乎!
可看着赵卫红那期冀之中,略显忐忑的眼神。
魏副首长也只能长出一口气,艰难而又不舍的表示道。
“罢了.就这样吧”
至此,赵卫红与林静疏婚礼上的证婚人,算是有了人选。
一位是魏副首长,另一位则是渔老。
这两位可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重量级人物!”
有这二老出面,赵卫红的婚礼,想低调都不可能!
只不过,对于赵卫红和林静疏来说,现在就考虑结婚的事,实在是有些太早了。
赵卫红连实习都没开始,而林静疏,将来还要留校读研,并且还是硕博连读。
对于他们两个今后的发展而言,这几年的时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实在是没时间去考虑个人问题。
这便是赵卫红在面对魏副首长提出的“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时,给出的回答。
而魏副首长,对此也表示赞同。
至于渔老.当晚和赵卫红与林静疏吃了一顿饭,便连夜离开了。
包括魏副首长,今天也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才和赵卫红见了一面。
甚至于今年的除夕,魏副首长都不会在家里度过。
而是会去往西部的边境哨所,与那里保卫着祖国领土的边防战士们,一起欢度新年。
新年过后,魏副首长又要投入到繁琐的工作中。
对于一个已过甲之年的老人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无疑是超负荷的。
但魏副首长身上却充满了赵卫红从未见过的激情与活力,甚至还在吃饭时龙飞凤舞的表示,最近很有可能会和个别小国,达成军事上的培训计划。
将完全参照炎国甲级部队的编制,帮助他们培训部队。
不光能收一笔培训费用,而对方列装的武器装备,自然也是从炎国采购的。
虽然这些年,炎国的武器装备一直都没停下对外出口。
但这种成制式的购买与列装,尚属首次!
这也是在所谓的“美械师”,“法械师”,“德械师”之后,蓝星上首次出现了“炎械师”,意义非常寻常!
恰逢此时,炎国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转型阶段。
无数不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装备,将要被具备或是部分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装备,取而代之。
而这些轮换下来的装备,不乏许多近些年才列装的新式装备。
先前魏副首长还在为了如何处理这批装备发愁。
可眼下这批旧装备,都将化作炎国的外汇,为新一代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与普及继续发光发热!
更重要的是,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都有会被淘汰的一天。
而等到他们用惯了便宜皮实,量大管饱的炎国装备,还看得上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吗?
这属于是一本万利,细水长流的长久买卖,魏副首长自然得上心!
而信息化部队的建设.各类装备的研发.哪一摊子能离开魏副首长?
虽然很累,但魏副首长可谓是乐在其中。
他们这一代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国家强大不起来,会被人欺负!
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了发展与壮大的机会,魏副首长又怎么可能放过?
为此,魏副首长甚至都没有留赵卫红多住几天。
次日一早,便打发赵卫红赶紧回家,而他自己则是早早的离开家里,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负责送赵卫红和林静疏回去的相关事宜,是由王参谋负责的。
赵卫红理解魏副首长的繁忙,却也担心魏副首长的身体,亲手写了一封信,拜托王参谋交给魏副首长后,赵卫红这才和林静疏一道,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一路上,归心似箭的赵卫红并没有逗留,而是直奔家中而去,甚至在抵达蓝田县之前,还特意拉着林静疏换了一身便装。
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但赵卫红不想让乱七八糟的无关人等,打扰自己与亲人团聚的温馨时刻。
很快。
赵卫红,回到了令他倍感陌生的赵家村村口。
宽广整洁的水泥路窗明几净的砖瓦房
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在提醒着赵卫红,自己的家乡,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仿佛是为了迎接这位游子的归来。
天空中,慢慢飘起了细密的雪,很快便在地上覆盖成了纯白色的地毯。
两行足迹,自村口始,在地毯上逐渐延伸,最终停在了赵卫红的家门前。
“吱嘎.”
推开厚实的大门,赵卫红扬着头,看着愣在原地的父母,笑着开口道。
“爹,妈。”
“我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