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阴私
陶夭夭明明才见过张贵几次,别说交情了,连句话都没讲过。
但听到彼此利益勾连深切,自幼相识,同宗情谊也是深切的师兄对其不公,却表现的义愤填膺气恼异常。
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奇怪。
但阴先生却露出了一丝理解的神情,语气古怪的说道:
“夭夭师妹,你终究还是以前的陶夭夭。
我就知道不管你前些天表现的多么黯然,却始终没有真的放弃张贵这颗‘真人种子’。”
“这些闲话咱们暂且不讲。
师兄,你可还记得地元四洲诸多传古宗门、宗教、家族等等,最初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记得。
四个字‘人种传继’而已。”
“你还记得就好。
那么想要让人种传续,最终是要靠凡人呢,还是真人?”
“当然要靠真人。
人类传继数百万年以来,唯一的天敌便是‘地魔百族’。
而与‘地魔百族’展开的所有灭世之战,左右关键的没一次是凡人之力。”
“是啊。
凡人再强也没希望突破藩篱,化身大神大尊,执掌人类命运。
只有你我这样的真人,才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而二十岁之前可以依仗觉醒的血脉神丛,演化完整形态的‘真形’;
修炼入道功法,无论品级,可以在三年之内突破天堑,成为‘丙’类修士;
修炼入道功法,二十岁前可以滋生神丛,自我化生‘真形’…”
陶夭夭一口气说出三十三种不同的条件,
“以上种种,凡中三者可称‘真人种子’。
达至‘非人哉’也就是乙级,便是‘真人’。
而张贵正中了,二十岁前…神丛演化‘真形’;
修炼入道功法…三年内突破天堑;
掌握两种真形变化这三项,乃是真真正正的真人种子!”
“那又如何。
这样的奇才虽少,但你我也不是没有下辣手扼杀过。
怎么这个张贵这么不同,”
“那是不同的,师兄你明明知道那是不同的!”
陶夭夭异常罕见的怒声说道:
“这就像是凡人朝廷的科举,就算考上了其实也就如此。
官身在普罗大众中是尊荣异常,可在官场上却毫不出奇。
你靠着读书好,硬生生考出来的,名声虽然好听。
但不见得就比人家荫封的、世袭的、从小吏一点点磨砺出来的种种,高明多少。
因为不懂事被人党同伐异,或者无意间招惹到了哪位高官大吏,随手打杀了也是有的。
但明明有了科举的资格,却强压人出头。
把个没资格去考的直接定下,这种舞弊却是滔天大罪…”
“且住,陶师妹,我何时强压那张贵不得出头了。
只不过是不给他咱们宗门的机会而已。”
“岱落宗,东、西、南、北、中五门之主,承传古天命。
为‘人种传继’简拔至才,你不会忘了吧。”
“这‘至才’是说,元神至臻至诚、血气至强至大、罡炁至纯至真,跟真人种子跟科举有什么干系?”
“可要是连真人种子都不是,如何能为咱们岱落宗这般上古大宗的一门真传!”
“所以师妹,其实你根本不是想为张贵争一口气。
而是打从心眼里不认为凡人是能跟自己相提并论的,‘人’而已。
阴先生幽幽说道:
“那怕是大国皇室贵胃比如丰王,在你眼里也是猴群里的显贵。
羞于与之为伍。
而张贵再不堪却也是‘真人种子’。
是真人的胚子,你心里的‘自己人’。
所以你看似大公无私。
但其实内心深处阴幽之极,比我自负自私十倍、百倍不止。
我在鲜茸岛搞风搞雨,以千百万凡人的性命,铸造登天之基,或许偶尔还有一丝的不忍、一毫的愧意。
可你不管神色、言行多么唏嘘,其实根本毫不在意。”
陶夭夭闻言沉默了一会,淡淡回道:“那又如何。”……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转眼间到了五月。
元滦洋迎来了一年仅有一个月的杨春季节。
鲜茸岛上第二场小国战早已落幕。
这次珍王‘行在’没占着什么便宜,与元山护军的兵势僵持在了宁壤平原。
而在战场上捡够了便宜的张贵,再次堂而皇之的离岛而去。
委实的自由懒散。
但因为他一个脑袋带着两顶帽子,身份极为特殊。
大仵作长的位子又是从珍王手里换来的,根本没有顶头上司。
此外因为毫不掩饰的以脑中的主神丛‘太岁入神’,吞噬战死的尸骸。
常人惊惧之下,不知道怎么的就流传出了,张贵母系蛮族‘石尸部’其实是通假‘食尸部’。
他之所以来鲜茸岛就是为了食尸祭天,修炼邪魔妖法。
惹着了不知道会遭什么报应。
所以根本就没人愿意去管他,真正是想留就留,想走就走。
于是一阵海上颠簸。
张贵装模作样的回到了自己在东陆明宋国的采邑芝海镇。
了半天。
在幕府衙门、码头、商街等显眼的地方,现身了几次。
他悄然瞬移到了巨蛇头岛真龙国中。
春天的上石尸京街头暖风和煦。
满坑满谷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只偶尔才有中年人或老者出现。
而这两个年龄段的真龙国民,必然身怀绝技。
挣得多、经的广所以更显从容。
比如街旁一个名叫‘万本大闹记’的茶书馆。
里边顶杠的说书先生赵快嘴,号称脑子里记着从古到今上万本的评话小说、传奇故事。
不变样的天天说十个时辰,能说到死去。
这话当然夸张。
不过也足以说明人家的肚囊有多宽敞。
“…小老儿之前被那忘八蛋的珍王,骗去了天机岛,每天挖坑种地薯块块…
本来以为饿成了这样,又气短心慌,之能等死…
万没想到一阵恍惚,却来到了咱们真龙国这片人间天堂…
这正是,‘莫道前途尽险恶,运转福至只差挪’。
而如此经历其实跟古时一位英豪颇为相似…”
茶书馆的台子上,赵快嘴声情并茂的说着评话。
引得众多观众的表情随着故事的退进,不断变化。
台子下面。
张贵和三名不认识的茶客围坐在一张圆桌旁。
配着热气腾腾的浓茶水,津津有味的吃着碟咸生。
显得好不惬意。
(本章完)
陶夭夭明明才见过张贵几次,别说交情了,连句话都没讲过。
但听到彼此利益勾连深切,自幼相识,同宗情谊也是深切的师兄对其不公,却表现的义愤填膺气恼异常。
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奇怪。
但阴先生却露出了一丝理解的神情,语气古怪的说道:
“夭夭师妹,你终究还是以前的陶夭夭。
我就知道不管你前些天表现的多么黯然,却始终没有真的放弃张贵这颗‘真人种子’。”
“这些闲话咱们暂且不讲。
师兄,你可还记得地元四洲诸多传古宗门、宗教、家族等等,最初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记得。
四个字‘人种传继’而已。”
“你还记得就好。
那么想要让人种传续,最终是要靠凡人呢,还是真人?”
“当然要靠真人。
人类传继数百万年以来,唯一的天敌便是‘地魔百族’。
而与‘地魔百族’展开的所有灭世之战,左右关键的没一次是凡人之力。”
“是啊。
凡人再强也没希望突破藩篱,化身大神大尊,执掌人类命运。
只有你我这样的真人,才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而二十岁之前可以依仗觉醒的血脉神丛,演化完整形态的‘真形’;
修炼入道功法,无论品级,可以在三年之内突破天堑,成为‘丙’类修士;
修炼入道功法,二十岁前可以滋生神丛,自我化生‘真形’…”
陶夭夭一口气说出三十三种不同的条件,
“以上种种,凡中三者可称‘真人种子’。
达至‘非人哉’也就是乙级,便是‘真人’。
而张贵正中了,二十岁前…神丛演化‘真形’;
修炼入道功法…三年内突破天堑;
掌握两种真形变化这三项,乃是真真正正的真人种子!”
“那又如何。
这样的奇才虽少,但你我也不是没有下辣手扼杀过。
怎么这个张贵这么不同,”
“那是不同的,师兄你明明知道那是不同的!”
陶夭夭异常罕见的怒声说道:
“这就像是凡人朝廷的科举,就算考上了其实也就如此。
官身在普罗大众中是尊荣异常,可在官场上却毫不出奇。
你靠着读书好,硬生生考出来的,名声虽然好听。
但不见得就比人家荫封的、世袭的、从小吏一点点磨砺出来的种种,高明多少。
因为不懂事被人党同伐异,或者无意间招惹到了哪位高官大吏,随手打杀了也是有的。
但明明有了科举的资格,却强压人出头。
把个没资格去考的直接定下,这种舞弊却是滔天大罪…”
“且住,陶师妹,我何时强压那张贵不得出头了。
只不过是不给他咱们宗门的机会而已。”
“岱落宗,东、西、南、北、中五门之主,承传古天命。
为‘人种传继’简拔至才,你不会忘了吧。”
“这‘至才’是说,元神至臻至诚、血气至强至大、罡炁至纯至真,跟真人种子跟科举有什么干系?”
“可要是连真人种子都不是,如何能为咱们岱落宗这般上古大宗的一门真传!”
“所以师妹,其实你根本不是想为张贵争一口气。
而是打从心眼里不认为凡人是能跟自己相提并论的,‘人’而已。
阴先生幽幽说道:
“那怕是大国皇室贵胃比如丰王,在你眼里也是猴群里的显贵。
羞于与之为伍。
而张贵再不堪却也是‘真人种子’。
是真人的胚子,你心里的‘自己人’。
所以你看似大公无私。
但其实内心深处阴幽之极,比我自负自私十倍、百倍不止。
我在鲜茸岛搞风搞雨,以千百万凡人的性命,铸造登天之基,或许偶尔还有一丝的不忍、一毫的愧意。
可你不管神色、言行多么唏嘘,其实根本毫不在意。”
陶夭夭闻言沉默了一会,淡淡回道:“那又如何。”……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转眼间到了五月。
元滦洋迎来了一年仅有一个月的杨春季节。
鲜茸岛上第二场小国战早已落幕。
这次珍王‘行在’没占着什么便宜,与元山护军的兵势僵持在了宁壤平原。
而在战场上捡够了便宜的张贵,再次堂而皇之的离岛而去。
委实的自由懒散。
但因为他一个脑袋带着两顶帽子,身份极为特殊。
大仵作长的位子又是从珍王手里换来的,根本没有顶头上司。
此外因为毫不掩饰的以脑中的主神丛‘太岁入神’,吞噬战死的尸骸。
常人惊惧之下,不知道怎么的就流传出了,张贵母系蛮族‘石尸部’其实是通假‘食尸部’。
他之所以来鲜茸岛就是为了食尸祭天,修炼邪魔妖法。
惹着了不知道会遭什么报应。
所以根本就没人愿意去管他,真正是想留就留,想走就走。
于是一阵海上颠簸。
张贵装模作样的回到了自己在东陆明宋国的采邑芝海镇。
了半天。
在幕府衙门、码头、商街等显眼的地方,现身了几次。
他悄然瞬移到了巨蛇头岛真龙国中。
春天的上石尸京街头暖风和煦。
满坑满谷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只偶尔才有中年人或老者出现。
而这两个年龄段的真龙国民,必然身怀绝技。
挣得多、经的广所以更显从容。
比如街旁一个名叫‘万本大闹记’的茶书馆。
里边顶杠的说书先生赵快嘴,号称脑子里记着从古到今上万本的评话小说、传奇故事。
不变样的天天说十个时辰,能说到死去。
这话当然夸张。
不过也足以说明人家的肚囊有多宽敞。
“…小老儿之前被那忘八蛋的珍王,骗去了天机岛,每天挖坑种地薯块块…
本来以为饿成了这样,又气短心慌,之能等死…
万没想到一阵恍惚,却来到了咱们真龙国这片人间天堂…
这正是,‘莫道前途尽险恶,运转福至只差挪’。
而如此经历其实跟古时一位英豪颇为相似…”
茶书馆的台子上,赵快嘴声情并茂的说着评话。
引得众多观众的表情随着故事的退进,不断变化。
台子下面。
张贵和三名不认识的茶客围坐在一张圆桌旁。
配着热气腾腾的浓茶水,津津有味的吃着碟咸生。
显得好不惬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