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孙东平的诡计多端
从蓝军在自家前线使用电子干扰,就证明蓝军已经很清楚的确认,有红军侦察兵抵达了前线附近。
之所以挑这个大半夜出来行动,肯定是想要避开红军侦察兵监视。
为了搞清楚蓝军究竟要做什么,史今不得不暂停之前的方案,集中力量先调查清楚这群神秘蓝军。
“你们俩去那边,这边交给我。”
史今小声的交代完任务,尖刀班就此分成了四部分。
甘小林负责带人监控第一道防线,白铁军带人负责监控第二道防线,谢冲带人跟上左侧蓝军,史今带人跟踪侧翼蓝军。
荒漠草原地形虽有较多起伏,但是没有大型草本和灌木遮掩。
因此史今带人不敢跟的太近,更不敢站起来在路上一路狂奔,只能挑选月光阴影下的山坡背面或沟壑。
虽说这样追踪起来很累人,但确实是更加的隐蔽安全。
全程都没有被蓝军发现!
哪怕蓝军似乎有一定反侦察意识,行进途中有过多次短暂的观察,也并没有发现尾随在后面的红军侦察兵。
以为没有被红军侦察兵盯上,便一路按照命令指示直奔目的地。
史今这边追踪的蓝军开着车,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追上去,只能沿着地上的痕迹跟在后面。
谢冲这边追踪的是徒步蓝军队,先一步搞清楚了蓝军的意图。
蓝军下车往前走了两百米左右,来到了一处很是开阔的地段,把带来的东西掏出来开始忙活了起来。
谢冲见蓝军部队停了下来,立马和同伴以低姿匍匐方式前进。
两人趴在地上就像一条毛毛虫,往前蠕动了差不多六七十米距离,最终停在蓝军不足五十米处。
靠着不是很皎洁的月光,加上双方距离已经非常近。
谢冲总算是看明白了!
蓝军部队拿的都是十字镐和锹,通过极为专业的手法先画圆圈,再贴着圈边整个掀掉上面地皮,再把下面的土掏掉,放下一个圆鼓鼓的东西进去。
然后再在上面撒一层浮土,最后再把掀起的铁皮盖上去。
挖出来的土都用袋子装起来,原地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别说是大晚上的,即便白天都看不出异常。
谢冲作为一名专业的侦察兵,对这一套动作不要太熟悉。
这就是标准的布设反坦克地雷!
而且通过仔细甄别所有蓝军,并将每个蓝军布置的地雷位置,用铅笔准确的记录在本子上。
谢冲发现他们布置的很有规矩,仅仅只在中间留出来的一条路。
“这个地方不是主要进攻路线,红军攻击不会从这边走,把雷场布在这个地方,岂不是成了无用功?”
谢冲看不懂蓝军的操作,只能把该记录的记录,接着继续监视这群蓝军。
争取搞清楚他们的意图。
然而这群蓝军却在这里待了很久,布置的雷场范围非常大,大到一个坦克连进来都会全军覆没的程度。
“难道蓝军的指挥官推测,我们红军在副营长的指挥下,会不走寻常路?所以提前预判我们的战术,在这里布上雷场,让我们红军吃个大亏?”
谢冲想到这一下子紧张起来,只因陈军的战术确实是以反常规闻名。
别的营长指挥坦克连进攻,肯定只会走更好走的走路,可换成是陈军指挥,还真可能会走这条偏路。
“要是真被蓝军给赌对了,那我们红军可就着了,这雷场这么大,损失起来那可就是一整个坦克连。”
谢冲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马把这份重要情报,报告给营部以做预防。
奈何无线电被干扰无法使用,这让谢聪哪怕再急也没得办法,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把情报传回去。
“在天亮之前,要是通讯还没修复,只能冒险跑一趟了。”
谢冲不想眼睁睁看着坦克连覆灭,只能自作主张想到一个办法,重新穿过两道蓝军防线,让人把情报送回去。
哪怕这么做暴露的风险极大,他也必须冒着风险去尝试。
谢冲这边追踪的蓝军部队,实际上属于是蓝军的工兵,深夜出来的目的,就是布一个隐蔽雷场。
另一边史今追了近大半个小时,也终于被他追到了另一批蓝军。
因为走路比开车要慢很多,他带人过来的时候蓝军已经就位,二十几个蓝军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史今悄悄的摸过去一看,也立马搞清楚了他们的意图。
同样是在布设雷区!
而且他们布设的这个位置更诡异,远离了蓝军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看起来和阵地完全不相关。
如果没有蓝军的详细地形图,肯定会觉得他们就是一群傻子。
好在史今有着丰富的侦查经验,绘制地形图对他来说更是熟能生巧,只需看一眼就能知七八。
之前史今还在好奇蓝军的部署,怎么会是铁头豆腐腰的布局。
感情杀招放在这!
要是没有发现这支蓝军工兵,或者史今没有冒险跟过来做侦察,那搞不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难。
假设史今没有发现蓝军工兵,继续深入调查蓝军的部队编制。
然后顺利的得知了蓝军的编制、主阵地位置所在、前线的部署等所有情报,最后还顺利的全部带回了红军营部。
那么红军根据收集到的情报,就会发现蓝军侧翼的防备空虚。
心中大喜!
以为这里是突破蓝军的机会,立马派遣坦克连从这边发起对蓝军的突袭,企图从这里直接杀到蓝军主阵地。
结果就会中了蓝军的计谋,一头扎进蓝军深夜布下的这个雷场。
一个坦克连进入反坦克雷区,而且是在蓝军的阵地上,即便没当场全炸翻,也会被陷在里面出不来。
而工兵没法过去排雷,后果可想而知。
武装直升机的突袭、重炮的打击、步兵的抵近……
有无数种手段可以歼灭坦克连!
史今哪怕没有看都可以猜测出,前面输给蓝军的那十二支队伍,肯定都吃过类似这种的巨亏。
为人处世心眼子多的孙东平,在战场谋略上同样是诡计多端。
不谨慎一点。
还真可能会中他的套。
“难怪前面那么多部队打不过,这真的到处都是陷阱啊,我得赶紧想办法,把情报送回去才行。”
史今是真的有点担心了,蓝军的手段实在是太黑。
这才过来刚刚进入蓝军阵地,被他看到的黑手段就已经这么刁钻,没有被他看到的那岂不是更多?
史今不得不重视!
可惜史今被眼前的所见忌讳,再急也没有任何意义,他和谢冲面临的情况一样,根本没办法联系到红军。
“该怎么办呢?”
作为尖刀班的负责人,史今比谢冲需要考虑的更多,一时之间思绪纷杂,让他眉头都皱了起来。
史今被蓝军的部署搞得焦头烂额,然而这一夜的焦虑远没过去。
不管是史今这边的侧翼蓝军,还是谢冲那边的前线蓝军,在部署完第一片区域后并没有返回。
而是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又连续转移的多片区域部署雷场。
且部署的位置一个比一个刁钻。
将蓝军一主两副的三个阵地,用这些雷场搭配旗下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构成了紧密的铁桶阵。
要是不能把这些关键情报,把这些雷场的位置带回去交给红军。
史今都不敢想象开战之后,红军部队冲过来开始进攻蓝军阵地,会被这些雷区造成多大的损失。
就是在史今的愈发焦虑下,东方逐渐泛起了鱼肚白。
天……
快要亮了!
灯火通明一整个晚上的红军营部,因为一直都没有搞好通讯这件事,所有军官眼珠子都泛起了血丝。
高城更是化身为“催命官”,平均半小时给信息连一个电话。
一晚上连打了十几个。
比岳飞连下十二道圣旨还夸张。
信息连全连顶着巨大压力,鏖战了整整一个通宵,同样全都熬成了“红眼病”,好在总算是有了收获。
蓝军拥有中yj委作为后台,绝对是现阶段信息化水平最高的部队。
电磁干扰设备必然是全军最好的。
钢七营尽管也有电子对抗部队,可装备的先进程度上必然不如前者,正面硬刚肯定不是对手。
信息连在前半夜的时候,已经用过各种正面手段。
结果不用多说,除了惨还是惨。
陈军知道信息连一直在正面作战,很清楚以钢七营信息连的装备设备,正面肯定是干不赢财大气粗的蓝军。
手里头全是一些木头船,正面怎么可能打得过钢铁船。
为了重新恢复红军指挥部的通讯,陈军不得不亲自跑到了信息连,召集连长和一众技术员开会。
会议核心就一个——
正路肯定是走不通的,要想破局就只能走偏门。
从野路之上另辟蹊径。
重新给信息连新作战方向的同时,陈军还把自己多年参军积累的经验,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告诉信息连。
哪怕陈军并不懂信息作战,好歹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
各种经验案例,启发性十足。
有了陈军这个副营长的带头,信息连就是彻底改变作战思路,开始尝试陈军所说的野路子破局。
整个晚上都是在进行各种尝试,什么样的野路子能够绕过蓝军干扰。
经过一个晚上近百人的努力,通过将两个野路子结合到一起,这个难啃的骨头终于被啃下来了。
信息连用了两种手段,同时来克制蓝军的通讯干扰。
第一种手段是“设置假目标”。
在红军自家后方设一个假指挥部,集中信息连掌控的所有短波和超短波电台,进行大量的命令信息发布。
并且对蓝军进行疯狂的进攻,摆出一副要和蓝军信息部队“决一死战”的架势。
蓝军只派出了一个营级单位,不管他电子对抗连的装备设备多先进,编制绝对不可能超过一个连。
编制只有一个连的情况下,装备和设备不会比红军多很多。
只要信息连把全家当掏出来,肯定能够牵制住蓝军干扰力量,哪怕装备落后被蓝军全面压制也没关系。
只要能够牵制住就够了!
蓝军的干扰力量被吸引过来,和红军在这片区域展开电子对抗交锋,那蓝军就没有干扰力量再针对红军指挥体系。
红军指挥通讯就能顺利“金蝉脱壳”。
完成了这个第一步动作,吸引住蓝军的主要干扰力量,这还没彻底解决,才只是解决一半。
因为蓝军的通讯设备太强,随时都能够拦截红军的通讯信号。
要是蓝军通过拦截红军指挥通讯,发现自己一直在和假目标斗智斗勇,那肯定会反应过来重新部署。
那到时候所做出的努力,都将会化为泡影白忙活一场。
所以。
为了不被蓝军发现被“戏耍”,信息连掏出了第二个“歪门邪道”妙招。
让下面的连队全部用定频,等于把八个连的通讯也变成诱饵的一部分,进一步牵制蓝军的通讯侦查力量。
唯独营部通讯全部换成跳频,最大程度避开蓝军的监控。
跳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多个频率上以一定速率规律不断改变通讯频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蓝军的电子连被分心多处,陷入到和假目标的你死我活中。
绝对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余力,来针对跳频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发现猫腻的概率微乎其微。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信息连正式开始执行“金蝉脱壳”。
集中的全部短波和超短波电台,专门打造出来的“假指挥部”一出现,蓝军电子对抗力量闻着味就来了。
在假指挥部有意不断挑衅下,心高气傲的蓝军果然中了圈套。
开始和假指挥部开始了厮杀!
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营部,在陈军的亲自坐镇指挥下,营部无线电转为跳频,开始尝试联系深入敌后,至今已经失联超过十小时的侦察班。
“呼叫尖刀,呼叫尖刀,这里是兵工厂,收到请回答。”
尖刀是尖刀班的代号,兵工厂是红军营部的代号,用代号是为了迷惑蓝军,无法判断是红军哪支部队。
而随着陈军亲自手握话筒呼叫,整个营部都陷入了紧张氛围中。
众人紧张到连呼吸都不敢,目光齐聚陈军身上。
如果要是做到了这个程度,还联系不上已经失联的侦察班,那对红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
等待的每一秒都宛若一年,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众人紧张的心。
可足足等了将近五秒钟,电台里面都没有传出任何声音,就和昨晚过去的十来个小时一样。
“难道失败了吗?”
想到这个无法接受的结果,一部分人的心直接跌入谷底。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
“嘶嘶~”
原本没有任何反应的电台,响起了两声明显的电流噪音。
(本章完)
从蓝军在自家前线使用电子干扰,就证明蓝军已经很清楚的确认,有红军侦察兵抵达了前线附近。
之所以挑这个大半夜出来行动,肯定是想要避开红军侦察兵监视。
为了搞清楚蓝军究竟要做什么,史今不得不暂停之前的方案,集中力量先调查清楚这群神秘蓝军。
“你们俩去那边,这边交给我。”
史今小声的交代完任务,尖刀班就此分成了四部分。
甘小林负责带人监控第一道防线,白铁军带人负责监控第二道防线,谢冲带人跟上左侧蓝军,史今带人跟踪侧翼蓝军。
荒漠草原地形虽有较多起伏,但是没有大型草本和灌木遮掩。
因此史今带人不敢跟的太近,更不敢站起来在路上一路狂奔,只能挑选月光阴影下的山坡背面或沟壑。
虽说这样追踪起来很累人,但确实是更加的隐蔽安全。
全程都没有被蓝军发现!
哪怕蓝军似乎有一定反侦察意识,行进途中有过多次短暂的观察,也并没有发现尾随在后面的红军侦察兵。
以为没有被红军侦察兵盯上,便一路按照命令指示直奔目的地。
史今这边追踪的蓝军开着车,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追上去,只能沿着地上的痕迹跟在后面。
谢冲这边追踪的是徒步蓝军队,先一步搞清楚了蓝军的意图。
蓝军下车往前走了两百米左右,来到了一处很是开阔的地段,把带来的东西掏出来开始忙活了起来。
谢冲见蓝军部队停了下来,立马和同伴以低姿匍匐方式前进。
两人趴在地上就像一条毛毛虫,往前蠕动了差不多六七十米距离,最终停在蓝军不足五十米处。
靠着不是很皎洁的月光,加上双方距离已经非常近。
谢冲总算是看明白了!
蓝军部队拿的都是十字镐和锹,通过极为专业的手法先画圆圈,再贴着圈边整个掀掉上面地皮,再把下面的土掏掉,放下一个圆鼓鼓的东西进去。
然后再在上面撒一层浮土,最后再把掀起的铁皮盖上去。
挖出来的土都用袋子装起来,原地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别说是大晚上的,即便白天都看不出异常。
谢冲作为一名专业的侦察兵,对这一套动作不要太熟悉。
这就是标准的布设反坦克地雷!
而且通过仔细甄别所有蓝军,并将每个蓝军布置的地雷位置,用铅笔准确的记录在本子上。
谢冲发现他们布置的很有规矩,仅仅只在中间留出来的一条路。
“这个地方不是主要进攻路线,红军攻击不会从这边走,把雷场布在这个地方,岂不是成了无用功?”
谢冲看不懂蓝军的操作,只能把该记录的记录,接着继续监视这群蓝军。
争取搞清楚他们的意图。
然而这群蓝军却在这里待了很久,布置的雷场范围非常大,大到一个坦克连进来都会全军覆没的程度。
“难道蓝军的指挥官推测,我们红军在副营长的指挥下,会不走寻常路?所以提前预判我们的战术,在这里布上雷场,让我们红军吃个大亏?”
谢冲想到这一下子紧张起来,只因陈军的战术确实是以反常规闻名。
别的营长指挥坦克连进攻,肯定只会走更好走的走路,可换成是陈军指挥,还真可能会走这条偏路。
“要是真被蓝军给赌对了,那我们红军可就着了,这雷场这么大,损失起来那可就是一整个坦克连。”
谢冲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马把这份重要情报,报告给营部以做预防。
奈何无线电被干扰无法使用,这让谢聪哪怕再急也没得办法,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把情报传回去。
“在天亮之前,要是通讯还没修复,只能冒险跑一趟了。”
谢冲不想眼睁睁看着坦克连覆灭,只能自作主张想到一个办法,重新穿过两道蓝军防线,让人把情报送回去。
哪怕这么做暴露的风险极大,他也必须冒着风险去尝试。
谢冲这边追踪的蓝军部队,实际上属于是蓝军的工兵,深夜出来的目的,就是布一个隐蔽雷场。
另一边史今追了近大半个小时,也终于被他追到了另一批蓝军。
因为走路比开车要慢很多,他带人过来的时候蓝军已经就位,二十几个蓝军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史今悄悄的摸过去一看,也立马搞清楚了他们的意图。
同样是在布设雷区!
而且他们布设的这个位置更诡异,远离了蓝军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看起来和阵地完全不相关。
如果没有蓝军的详细地形图,肯定会觉得他们就是一群傻子。
好在史今有着丰富的侦查经验,绘制地形图对他来说更是熟能生巧,只需看一眼就能知七八。
之前史今还在好奇蓝军的部署,怎么会是铁头豆腐腰的布局。
感情杀招放在这!
要是没有发现这支蓝军工兵,或者史今没有冒险跟过来做侦察,那搞不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难。
假设史今没有发现蓝军工兵,继续深入调查蓝军的部队编制。
然后顺利的得知了蓝军的编制、主阵地位置所在、前线的部署等所有情报,最后还顺利的全部带回了红军营部。
那么红军根据收集到的情报,就会发现蓝军侧翼的防备空虚。
心中大喜!
以为这里是突破蓝军的机会,立马派遣坦克连从这边发起对蓝军的突袭,企图从这里直接杀到蓝军主阵地。
结果就会中了蓝军的计谋,一头扎进蓝军深夜布下的这个雷场。
一个坦克连进入反坦克雷区,而且是在蓝军的阵地上,即便没当场全炸翻,也会被陷在里面出不来。
而工兵没法过去排雷,后果可想而知。
武装直升机的突袭、重炮的打击、步兵的抵近……
有无数种手段可以歼灭坦克连!
史今哪怕没有看都可以猜测出,前面输给蓝军的那十二支队伍,肯定都吃过类似这种的巨亏。
为人处世心眼子多的孙东平,在战场谋略上同样是诡计多端。
不谨慎一点。
还真可能会中他的套。
“难怪前面那么多部队打不过,这真的到处都是陷阱啊,我得赶紧想办法,把情报送回去才行。”
史今是真的有点担心了,蓝军的手段实在是太黑。
这才过来刚刚进入蓝军阵地,被他看到的黑手段就已经这么刁钻,没有被他看到的那岂不是更多?
史今不得不重视!
可惜史今被眼前的所见忌讳,再急也没有任何意义,他和谢冲面临的情况一样,根本没办法联系到红军。
“该怎么办呢?”
作为尖刀班的负责人,史今比谢冲需要考虑的更多,一时之间思绪纷杂,让他眉头都皱了起来。
史今被蓝军的部署搞得焦头烂额,然而这一夜的焦虑远没过去。
不管是史今这边的侧翼蓝军,还是谢冲那边的前线蓝军,在部署完第一片区域后并没有返回。
而是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又连续转移的多片区域部署雷场。
且部署的位置一个比一个刁钻。
将蓝军一主两副的三个阵地,用这些雷场搭配旗下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构成了紧密的铁桶阵。
要是不能把这些关键情报,把这些雷场的位置带回去交给红军。
史今都不敢想象开战之后,红军部队冲过来开始进攻蓝军阵地,会被这些雷区造成多大的损失。
就是在史今的愈发焦虑下,东方逐渐泛起了鱼肚白。
天……
快要亮了!
灯火通明一整个晚上的红军营部,因为一直都没有搞好通讯这件事,所有军官眼珠子都泛起了血丝。
高城更是化身为“催命官”,平均半小时给信息连一个电话。
一晚上连打了十几个。
比岳飞连下十二道圣旨还夸张。
信息连全连顶着巨大压力,鏖战了整整一个通宵,同样全都熬成了“红眼病”,好在总算是有了收获。
蓝军拥有中yj委作为后台,绝对是现阶段信息化水平最高的部队。
电磁干扰设备必然是全军最好的。
钢七营尽管也有电子对抗部队,可装备的先进程度上必然不如前者,正面硬刚肯定不是对手。
信息连在前半夜的时候,已经用过各种正面手段。
结果不用多说,除了惨还是惨。
陈军知道信息连一直在正面作战,很清楚以钢七营信息连的装备设备,正面肯定是干不赢财大气粗的蓝军。
手里头全是一些木头船,正面怎么可能打得过钢铁船。
为了重新恢复红军指挥部的通讯,陈军不得不亲自跑到了信息连,召集连长和一众技术员开会。
会议核心就一个——
正路肯定是走不通的,要想破局就只能走偏门。
从野路之上另辟蹊径。
重新给信息连新作战方向的同时,陈军还把自己多年参军积累的经验,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告诉信息连。
哪怕陈军并不懂信息作战,好歹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
各种经验案例,启发性十足。
有了陈军这个副营长的带头,信息连就是彻底改变作战思路,开始尝试陈军所说的野路子破局。
整个晚上都是在进行各种尝试,什么样的野路子能够绕过蓝军干扰。
经过一个晚上近百人的努力,通过将两个野路子结合到一起,这个难啃的骨头终于被啃下来了。
信息连用了两种手段,同时来克制蓝军的通讯干扰。
第一种手段是“设置假目标”。
在红军自家后方设一个假指挥部,集中信息连掌控的所有短波和超短波电台,进行大量的命令信息发布。
并且对蓝军进行疯狂的进攻,摆出一副要和蓝军信息部队“决一死战”的架势。
蓝军只派出了一个营级单位,不管他电子对抗连的装备设备多先进,编制绝对不可能超过一个连。
编制只有一个连的情况下,装备和设备不会比红军多很多。
只要信息连把全家当掏出来,肯定能够牵制住蓝军干扰力量,哪怕装备落后被蓝军全面压制也没关系。
只要能够牵制住就够了!
蓝军的干扰力量被吸引过来,和红军在这片区域展开电子对抗交锋,那蓝军就没有干扰力量再针对红军指挥体系。
红军指挥通讯就能顺利“金蝉脱壳”。
完成了这个第一步动作,吸引住蓝军的主要干扰力量,这还没彻底解决,才只是解决一半。
因为蓝军的通讯设备太强,随时都能够拦截红军的通讯信号。
要是蓝军通过拦截红军指挥通讯,发现自己一直在和假目标斗智斗勇,那肯定会反应过来重新部署。
那到时候所做出的努力,都将会化为泡影白忙活一场。
所以。
为了不被蓝军发现被“戏耍”,信息连掏出了第二个“歪门邪道”妙招。
让下面的连队全部用定频,等于把八个连的通讯也变成诱饵的一部分,进一步牵制蓝军的通讯侦查力量。
唯独营部通讯全部换成跳频,最大程度避开蓝军的监控。
跳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多个频率上以一定速率规律不断改变通讯频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蓝军的电子连被分心多处,陷入到和假目标的你死我活中。
绝对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余力,来针对跳频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发现猫腻的概率微乎其微。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信息连正式开始执行“金蝉脱壳”。
集中的全部短波和超短波电台,专门打造出来的“假指挥部”一出现,蓝军电子对抗力量闻着味就来了。
在假指挥部有意不断挑衅下,心高气傲的蓝军果然中了圈套。
开始和假指挥部开始了厮杀!
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营部,在陈军的亲自坐镇指挥下,营部无线电转为跳频,开始尝试联系深入敌后,至今已经失联超过十小时的侦察班。
“呼叫尖刀,呼叫尖刀,这里是兵工厂,收到请回答。”
尖刀是尖刀班的代号,兵工厂是红军营部的代号,用代号是为了迷惑蓝军,无法判断是红军哪支部队。
而随着陈军亲自手握话筒呼叫,整个营部都陷入了紧张氛围中。
众人紧张到连呼吸都不敢,目光齐聚陈军身上。
如果要是做到了这个程度,还联系不上已经失联的侦察班,那对红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
等待的每一秒都宛若一年,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众人紧张的心。
可足足等了将近五秒钟,电台里面都没有传出任何声音,就和昨晚过去的十来个小时一样。
“难道失败了吗?”
想到这个无法接受的结果,一部分人的心直接跌入谷底。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
“嘶嘶~”
原本没有任何反应的电台,响起了两声明显的电流噪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