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牵一发动全身,江南开启混战模式
第526章牵一发动全身,江南开启混战模式
“什么?”
“李定国亲率复兴军六大主力军团,加上两支海军主力舰队,水陆并进,将盘踞在高句丽半岛境内的鞑子余孽击败,皇太极已经败亡?”
金陵,紫禁城,御园。
崇祯皇帝听完东厂提督曹化淳的禀报,一脸震惊之色。
他是万万想不到,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在修生养息的复兴军,不动则以,动辄就做出了这种骇人听闻的大事情。
曾几何时,后金一族给大明皇朝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朝廷焦头烂额,甚至束手无策。
正是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两代鞑子天骄首领的崛起,才使得大明皇朝陷入到了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之中。
这也是李定国这一方巨寇,能够乘势而起,趁机成为当今天下第一大势力的主要原因。
毕竟,一方顶级大势力的崛起,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可少。
但凡是缺少任何一方面的助力,都很难成长为一方顶级大势力。
而且是李定国这种对天下为富不仁的世家大族、豪商巨富,采用斩尽杀绝之策的巨寇,想要崛起成事的难度,堪称十八层地狱级别。
古往今来,就没有任何这一类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李定国是唯一的例外。
这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占据了主要因素。
“是的,陛下。”
曹化淳肃然说道,“我们已经完成重组的东厂,派遣到辽东与高句丽地区的人手,虽然不多,只有百人左右,但全是炼体巅峰或是炼气境的精锐。”
“已经有连续的三支小队,传回了同样的情报,证明了这件大事的真实性。”
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曹化淳、卢九德、王承恩这三名通过了崇祯皇帝考验的大太监,近期都得到了崇祯的大力栽培。
不但赐予了他们足够多的顶级修炼资源,还赐下了每人三滴的巫神血。
太祖皇帝留下的不多巫神血,由于崇祯皇帝的先天体质有限,并不能将它们全部吸收一空,他所用剩下的那点巫神血,最后拿来培养出了这三位太监心腹。
得到了巫神血赏赐的曹化淳、王承恩、卢九德,都在不久前冲破了自身的资质桎梏,在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悄然突破到了六级初期境界,成为了崇祯皇帝手中的最后底牌。
可以说,崇祯如今最信任的人,不是卢象升与孙传庭,也不是黄得功与皇室中人,而是卢九德、王承恩、曹化淳这三位大太监。
因此,曹化淳带来的情报消息,是可信的。
“呼……”
证实了以皇太极为首的后金余孽已经被李定国剿灭,崇祯皇帝的心里面五味翻陈,复杂难明。
他仰头看向天空,长长的出了一口大气,说道,“皇太极为首的鞑子被李定国所灭,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从我们汉人皇朝的角度来说,铲除了皇太极这名大敌与后金余孽,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但李定国因此消除了后顾之忧,今后复兴军的发展壮大速度将会更快,彻底的变得十大难治。”
“这件事情,亦喜亦忧。”
他稍稍的思忖了一下,眼中神光闪过,看向眼前的曹化淳,吩咐道,“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李定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无论如何,我们大明皇朝也要尽可能的,加快手下能够掌控的势力发展扩张速度。”
“好在我们这一年多以来,也不是没有大进展。”
“孙传庭、卢象升、黄得功、卢九德四位大都督率领的主战军团,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战绩。”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彻底打通了江南与蜀地的联系,增添了秦良玉这支战斗力强大的百万白杆兵。”
“光从兵力方面来说,我们现在与复兴军的差距不是很大,这些重组完成的将士们都堪称精锐,不是以前的那些废物将士可比。”
“但我们朝廷能够用来周转的钱粮物资,每年供养五支百万人规模的主战军团,已经到了极限,起码在数年之内,是无法继续扩军了。”
“既然扩军备战不可能,那就只有走精兵之策,与复兴军一样,倾尽全力提升将士们的战斗力,才是当务之急。”
不得不说,李定国铲除皇太极,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的消息,让崇祯的心里面涌现了一种浓浓的紧迫感。
隔江与南明皇朝对峙的复兴军,最多不会超过三五年,就会大举渡江来袭。
彼时的大战,将彻底决出华夏九州的新霸主。
胜者获得一切,败者自然被历史洪流淘汰出局。
致力于大明皇朝复兴的崇祯皇帝,当然不想成为失败的一方,他是想要奋发图强、努力一拼的。
“传令下去,让卢象升与秦良玉两位大都督,率领手下的将士组成联军,即日发起对湖广地区的左良玉攻伐大战!”
“孙传庭、黄得功两位大都督,一样组成联军,与周遇吉夫妇率领的勇卫营将士,开启对浙江、福建的全面总攻!”
“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要争分夺秒的收复整个江南,才能够筹集到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对抗最多在三五年后、必然会渡江南下的复兴军!”
他浑身的杀意凛然,冷飕飕的说道,“这将是我们大明皇朝的最后机会,也是李定国留给我们最后一点用来喘气的时间!”
“到时候,是李定国改朝换代,还是我们大明皇朝重新复兴,将会水落石出!”
说实话,对于李定国这位绝代天骄,崇祯越来越敬畏。
甚至对于他的治国方针与理念,也十分佩服。
毕竟李定国开了历史先河,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通天大道,而且距离最后的成功触手可及。
即使是崇祯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他幡然醒悟后采用的种种治国方针与发展壮大理念,都是在模仿复兴军,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复兴军强绝的实力,是李定国飞速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也是他镇压天下的底气。
经历过了起起落落的崇祯皇帝,也因此明白了只有自己手中掌控了绝对强大的武力,才是大明皇朝可以稳定发展的根基底蕴。
如果没有足够碾压敌人的武力,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如同梦幻泡影,一捅就碎。
如今李定国灭掉了大明皇朝的心腹大患后金鞑子,让崇祯皇帝最欣慰的一点,就是华夏九州今后不会像前朝一样,再次落入到异族的掌控中。
无论是未来李定国胜出,还是自己复兴大明皇朝,华夏九州都是由汉人做主。
所以对于李定国,崇祯现在是恨不起来。
要怪就怪朱家自己不争气,以前让皇权不断衰落,没有掌控镇压天下的绝对强大武力,使得权臣当道,让普通民众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中,从而民不聊生。
“遵旨,陛下!”
崇祯的话音落下,曹化淳当即躬身领命离去。
……
“家主!”
“大事不好!”
湖州,长兴老宅,一道身影闪身进入到议事大厅,对徐家之主徐念祖急匆匆的禀报说道,“据刚刚得自金陵城的可靠消息,崇祯最近又开始了大动作!”
“他不但下旨让卢象升军团与蜀地的秦良玉军团联手,发起对占据了大半个湖广的左良玉全面攻伐大战,而且下旨让孙传庭、黄得功、周遇吉夫妇这三支百万规模的军团联手,准备全面发起对江南的攻势!”
“家主,这该如何是好?”
来人是家族负责情况工作的三长老徐茂才。
他的脸上充满了惊惶之色,显然受惊非小。
不是他在大惊小怪,而是不久前在常州府城,江南世家大族联军与南明朝廷大军一战后,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彻底体验到了崇祯皇帝与百万勇卫营将士的强大战斗力。
那一战后,世家大族变得人心惶惶,再也不敢提北上金陵一事,只想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保住大家的荣华富贵就行。
光是一支勇卫营大军,就带给了他们如此大的震撼,何况这次崇祯下旨,让另外两支比起勇卫营来,也相差不多的百万大军南下,联手发起对江南各地的全面战争!
“哼……”
徐念祖猛然一惊,脸色巨变之下,霍然起身,冷哼道,“这崇祯显然是被逼急了!”
“数天前我们刚刚接到了北方传来的密报,证实了李定国的复兴军,已经将高句丽境内的后金鞑子余孽消灭,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样一来,复兴军下一次的攻击目标,无疑就是要大举渡江南下,发起一统华夏九州的总攻。”
“只要崇祯不傻,就能够猜想到,他如果想要有机会战胜连对方,只有尽快的一统江南各地,集合整个江南的人力物力,才能够与复兴军相抗衡!”
“否则的话,改朝换代将不可避免。”
城府极深的徐念祖,一向野心勃勃,自然不傻,他稍稍的一想,就得出了崇祯这么迫不及待就发起对江南全面攻势的原因。
“崇祯他太看轻我们这些江南世家联盟了!”
徐念祖阴森森的说道,“他居然同时下旨与盘踞在湖广地区的左良玉以及我们开战,将手下的大军分散开来,以为就能吃定我们了?”
“如果崇祯倾尽全力,让手下的五大军团,一心与我们开战,还能够占据不少优势,获胜的几率很大。”
“但他却利欲熏心,狂妄自大,分出了手下战斗力最为强大的卢象升的天雄军与秦良玉的白杆兵,去对付左良玉,以为凭借剩下的三支百万大军,就能够击败我们这些江南试驾联盟,无异于异想天开!”
“呵呵……”
他嘴角一撇,嗤笑说道,“如果我们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这么好对付,前朝的大元那么强大,也不敢与我们这些家族撕破脸,这就是明证!”
“自古以来,除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定国,就没有任何人,任何的皇朝敢于这么做!”
“区区的崇祯小儿,以为他就能够复制李定国的成功不成?”
“那李定国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全据江北大地,完全就是由于我们先期不够重视他,让他取巧而得逞,继而变得势大难治。”
“吸取了教训的我们这些世家大族联盟,还会再一次的被崇祯得逞不成?”
“绝无可能!”
他斩钉截铁的断言道,“论起根基底蕴,已经衰落到了极致的大明皇室,怎么可以与我们这些世家大族相提并论?”
“这一回,我们必定要让崇祯这位狗皇帝,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举推翻南明皇朝!”
徐念祖深知,事已至此,以徐家与谢家为首的世家联盟,已经没有隐藏各自实力的必要。
只要大家不想身死族灭,就必须要底蕴尽出,团结起来与官军一决生死。
能够让家族传承至今的这些世家大族,主事人没有任何的傻子,自然会清楚已经到了危急关头。
大家再不团结起来反抗,争取推翻南明皇朝,将为时已晚。
“三族老,立即派人联系谢家与各个顶级世家,通知他们是时候开始发力了!”
“还有……”
他叫住了领命正要匆匆离去的徐茂才,眼中寒芒闪过,似乎想到了什么妙计,阴森森的交代说道,“通知我们徐家所有包括白衣卫在内的将士,以最快的速度从各地撤回到广德州与湖州,放弃别的地盘。”
“以太湖西北的香兰山为轴心,向西打造出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
“其余的江南各地,就让给其它的江南世家大族去镇守!”
“不逼一逼他们,这些家伙是不会出死力来对抗南明朝廷的!”
“我们徐家只要牢牢地守住广德州与湖州就好,让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各大世家,不得不拼尽全力的与朝廷大军互相消耗。”
“到时候,两败俱伤之下,我们徐家再出手引领大家反击,坐收渔翁之利,乘势而起,一举击败朝廷大军,从而乱中取胜,将南明皇朝取而代之,完成我们徐家谋划了数千年的伟大计划!”
身为一方顶级世家之主,徐念祖太清楚那些贪得无厌的世家德性了。
不让大明官军把他们一个个的逼到绝路,是不可能下决心与朝廷一决生死的。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让徐家守住自己的基本盘面,保存实力,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本章完)
“什么?”
“李定国亲率复兴军六大主力军团,加上两支海军主力舰队,水陆并进,将盘踞在高句丽半岛境内的鞑子余孽击败,皇太极已经败亡?”
金陵,紫禁城,御园。
崇祯皇帝听完东厂提督曹化淳的禀报,一脸震惊之色。
他是万万想不到,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在修生养息的复兴军,不动则以,动辄就做出了这种骇人听闻的大事情。
曾几何时,后金一族给大明皇朝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朝廷焦头烂额,甚至束手无策。
正是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两代鞑子天骄首领的崛起,才使得大明皇朝陷入到了内忧外患、水深火热之中。
这也是李定国这一方巨寇,能够乘势而起,趁机成为当今天下第一大势力的主要原因。
毕竟,一方顶级大势力的崛起,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可少。
但凡是缺少任何一方面的助力,都很难成长为一方顶级大势力。
而且是李定国这种对天下为富不仁的世家大族、豪商巨富,采用斩尽杀绝之策的巨寇,想要崛起成事的难度,堪称十八层地狱级别。
古往今来,就没有任何这一类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李定国是唯一的例外。
这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占据了主要因素。
“是的,陛下。”
曹化淳肃然说道,“我们已经完成重组的东厂,派遣到辽东与高句丽地区的人手,虽然不多,只有百人左右,但全是炼体巅峰或是炼气境的精锐。”
“已经有连续的三支小队,传回了同样的情报,证明了这件大事的真实性。”
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曹化淳、卢九德、王承恩这三名通过了崇祯皇帝考验的大太监,近期都得到了崇祯的大力栽培。
不但赐予了他们足够多的顶级修炼资源,还赐下了每人三滴的巫神血。
太祖皇帝留下的不多巫神血,由于崇祯皇帝的先天体质有限,并不能将它们全部吸收一空,他所用剩下的那点巫神血,最后拿来培养出了这三位太监心腹。
得到了巫神血赏赐的曹化淳、王承恩、卢九德,都在不久前冲破了自身的资质桎梏,在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悄然突破到了六级初期境界,成为了崇祯皇帝手中的最后底牌。
可以说,崇祯如今最信任的人,不是卢象升与孙传庭,也不是黄得功与皇室中人,而是卢九德、王承恩、曹化淳这三位大太监。
因此,曹化淳带来的情报消息,是可信的。
“呼……”
证实了以皇太极为首的后金余孽已经被李定国剿灭,崇祯皇帝的心里面五味翻陈,复杂难明。
他仰头看向天空,长长的出了一口大气,说道,“皇太极为首的鞑子被李定国所灭,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从我们汉人皇朝的角度来说,铲除了皇太极这名大敌与后金余孽,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但李定国因此消除了后顾之忧,今后复兴军的发展壮大速度将会更快,彻底的变得十大难治。”
“这件事情,亦喜亦忧。”
他稍稍的思忖了一下,眼中神光闪过,看向眼前的曹化淳,吩咐道,“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李定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无论如何,我们大明皇朝也要尽可能的,加快手下能够掌控的势力发展扩张速度。”
“好在我们这一年多以来,也不是没有大进展。”
“孙传庭、卢象升、黄得功、卢九德四位大都督率领的主战军团,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战绩。”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彻底打通了江南与蜀地的联系,增添了秦良玉这支战斗力强大的百万白杆兵。”
“光从兵力方面来说,我们现在与复兴军的差距不是很大,这些重组完成的将士们都堪称精锐,不是以前的那些废物将士可比。”
“但我们朝廷能够用来周转的钱粮物资,每年供养五支百万人规模的主战军团,已经到了极限,起码在数年之内,是无法继续扩军了。”
“既然扩军备战不可能,那就只有走精兵之策,与复兴军一样,倾尽全力提升将士们的战斗力,才是当务之急。”
不得不说,李定国铲除皇太极,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的消息,让崇祯的心里面涌现了一种浓浓的紧迫感。
隔江与南明皇朝对峙的复兴军,最多不会超过三五年,就会大举渡江来袭。
彼时的大战,将彻底决出华夏九州的新霸主。
胜者获得一切,败者自然被历史洪流淘汰出局。
致力于大明皇朝复兴的崇祯皇帝,当然不想成为失败的一方,他是想要奋发图强、努力一拼的。
“传令下去,让卢象升与秦良玉两位大都督,率领手下的将士组成联军,即日发起对湖广地区的左良玉攻伐大战!”
“孙传庭、黄得功两位大都督,一样组成联军,与周遇吉夫妇率领的勇卫营将士,开启对浙江、福建的全面总攻!”
“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要争分夺秒的收复整个江南,才能够筹集到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对抗最多在三五年后、必然会渡江南下的复兴军!”
他浑身的杀意凛然,冷飕飕的说道,“这将是我们大明皇朝的最后机会,也是李定国留给我们最后一点用来喘气的时间!”
“到时候,是李定国改朝换代,还是我们大明皇朝重新复兴,将会水落石出!”
说实话,对于李定国这位绝代天骄,崇祯越来越敬畏。
甚至对于他的治国方针与理念,也十分佩服。
毕竟李定国开了历史先河,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通天大道,而且距离最后的成功触手可及。
即使是崇祯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他幡然醒悟后采用的种种治国方针与发展壮大理念,都是在模仿复兴军,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复兴军强绝的实力,是李定国飞速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也是他镇压天下的底气。
经历过了起起落落的崇祯皇帝,也因此明白了只有自己手中掌控了绝对强大的武力,才是大明皇朝可以稳定发展的根基底蕴。
如果没有足够碾压敌人的武力,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如同梦幻泡影,一捅就碎。
如今李定国灭掉了大明皇朝的心腹大患后金鞑子,让崇祯皇帝最欣慰的一点,就是华夏九州今后不会像前朝一样,再次落入到异族的掌控中。
无论是未来李定国胜出,还是自己复兴大明皇朝,华夏九州都是由汉人做主。
所以对于李定国,崇祯现在是恨不起来。
要怪就怪朱家自己不争气,以前让皇权不断衰落,没有掌控镇压天下的绝对强大武力,使得权臣当道,让普通民众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中,从而民不聊生。
“遵旨,陛下!”
崇祯的话音落下,曹化淳当即躬身领命离去。
……
“家主!”
“大事不好!”
湖州,长兴老宅,一道身影闪身进入到议事大厅,对徐家之主徐念祖急匆匆的禀报说道,“据刚刚得自金陵城的可靠消息,崇祯最近又开始了大动作!”
“他不但下旨让卢象升军团与蜀地的秦良玉军团联手,发起对占据了大半个湖广的左良玉全面攻伐大战,而且下旨让孙传庭、黄得功、周遇吉夫妇这三支百万规模的军团联手,准备全面发起对江南的攻势!”
“家主,这该如何是好?”
来人是家族负责情况工作的三长老徐茂才。
他的脸上充满了惊惶之色,显然受惊非小。
不是他在大惊小怪,而是不久前在常州府城,江南世家大族联军与南明朝廷大军一战后,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彻底体验到了崇祯皇帝与百万勇卫营将士的强大战斗力。
那一战后,世家大族变得人心惶惶,再也不敢提北上金陵一事,只想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保住大家的荣华富贵就行。
光是一支勇卫营大军,就带给了他们如此大的震撼,何况这次崇祯下旨,让另外两支比起勇卫营来,也相差不多的百万大军南下,联手发起对江南各地的全面战争!
“哼……”
徐念祖猛然一惊,脸色巨变之下,霍然起身,冷哼道,“这崇祯显然是被逼急了!”
“数天前我们刚刚接到了北方传来的密报,证实了李定国的复兴军,已经将高句丽境内的后金鞑子余孽消灭,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样一来,复兴军下一次的攻击目标,无疑就是要大举渡江南下,发起一统华夏九州的总攻。”
“只要崇祯不傻,就能够猜想到,他如果想要有机会战胜连对方,只有尽快的一统江南各地,集合整个江南的人力物力,才能够与复兴军相抗衡!”
“否则的话,改朝换代将不可避免。”
城府极深的徐念祖,一向野心勃勃,自然不傻,他稍稍的一想,就得出了崇祯这么迫不及待就发起对江南全面攻势的原因。
“崇祯他太看轻我们这些江南世家联盟了!”
徐念祖阴森森的说道,“他居然同时下旨与盘踞在湖广地区的左良玉以及我们开战,将手下的大军分散开来,以为就能吃定我们了?”
“如果崇祯倾尽全力,让手下的五大军团,一心与我们开战,还能够占据不少优势,获胜的几率很大。”
“但他却利欲熏心,狂妄自大,分出了手下战斗力最为强大的卢象升的天雄军与秦良玉的白杆兵,去对付左良玉,以为凭借剩下的三支百万大军,就能够击败我们这些江南试驾联盟,无异于异想天开!”
“呵呵……”
他嘴角一撇,嗤笑说道,“如果我们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这么好对付,前朝的大元那么强大,也不敢与我们这些家族撕破脸,这就是明证!”
“自古以来,除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定国,就没有任何人,任何的皇朝敢于这么做!”
“区区的崇祯小儿,以为他就能够复制李定国的成功不成?”
“那李定国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全据江北大地,完全就是由于我们先期不够重视他,让他取巧而得逞,继而变得势大难治。”
“吸取了教训的我们这些世家大族联盟,还会再一次的被崇祯得逞不成?”
“绝无可能!”
他斩钉截铁的断言道,“论起根基底蕴,已经衰落到了极致的大明皇室,怎么可以与我们这些世家大族相提并论?”
“这一回,我们必定要让崇祯这位狗皇帝,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举推翻南明皇朝!”
徐念祖深知,事已至此,以徐家与谢家为首的世家联盟,已经没有隐藏各自实力的必要。
只要大家不想身死族灭,就必须要底蕴尽出,团结起来与官军一决生死。
能够让家族传承至今的这些世家大族,主事人没有任何的傻子,自然会清楚已经到了危急关头。
大家再不团结起来反抗,争取推翻南明皇朝,将为时已晚。
“三族老,立即派人联系谢家与各个顶级世家,通知他们是时候开始发力了!”
“还有……”
他叫住了领命正要匆匆离去的徐茂才,眼中寒芒闪过,似乎想到了什么妙计,阴森森的交代说道,“通知我们徐家所有包括白衣卫在内的将士,以最快的速度从各地撤回到广德州与湖州,放弃别的地盘。”
“以太湖西北的香兰山为轴心,向西打造出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
“其余的江南各地,就让给其它的江南世家大族去镇守!”
“不逼一逼他们,这些家伙是不会出死力来对抗南明朝廷的!”
“我们徐家只要牢牢地守住广德州与湖州就好,让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各大世家,不得不拼尽全力的与朝廷大军互相消耗。”
“到时候,两败俱伤之下,我们徐家再出手引领大家反击,坐收渔翁之利,乘势而起,一举击败朝廷大军,从而乱中取胜,将南明皇朝取而代之,完成我们徐家谋划了数千年的伟大计划!”
身为一方顶级世家之主,徐念祖太清楚那些贪得无厌的世家德性了。
不让大明官军把他们一个个的逼到绝路,是不可能下决心与朝廷一决生死的。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让徐家守住自己的基本盘面,保存实力,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