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调过来,东海的战事一直没有停歇过,南楚海军的战斗力在这样的磨练中成长极快。</p>
很有意思的是,马昂的商队就像是一群嗅到血味的苍蝇,一批一批的朝着马昂这边涌来,</p>
刚开始确实是商队,到了后来李若松觉得这些人已经不单纯是商队的船员了,他们的行事作风</p>
反倒是跟军队差不多,李若松觉得后来这些船只应该是马昂的官军,不过,李若松麾下的这些</p>
海军士兵已经不再惧怕这些一个人能顶他们俩人宽的马昂人,他们已经掌握了跟马昂人对战的</p>
诀窍,个子再高、身子骨再壮,对于采取三打一的南楚士兵来说,这些人不过就是纸老虎,基</p>
本上这些马昂人到了南楚的地界只要被南楚的士兵给抓住了,只有两个下场,死了,或者被送</p>
去服劳役了。</p>
当然,有时候南楚士兵为了磨炼自己,会提前跟战友说好,让他们在旁边助阵,只要保住</p>
自己的命就行,至于其他的,受伤什么的都无所谓</p>
李若松和成栋并没有一直待在前线,当他们觉得军官已经差不多可以掌握局面的时候,这</p>
俩人便陆续回道南江府,协助熊若杉处理政务,真要他俩选择的话,他俩宁愿一直带在前线,</p>
只可惜,熊若杉给他俩下了最后通知,如果他俩到了七月底还不能回来,他就准备收拾好行李</p>
跑去投奔他们。</p>
熊若杉这次可不是说说的,李齐和李良先后给夫夫二人去了信,说是熊若杉的行李已经打</p>
包好了,就等着到了那一天没见到人拎包走人的,李齐和李良苦口婆心的劝说夫夫俩赶紧回来</p>
,再不回来,他们身边可就一个子孙都没有了,到时候他们几个老东西也准备收拾包袱投奔大</p>
儿子一家的,让他们自己看着办。</p>
鉴于家里人的情绪已经快要爆发了,在外面晃荡了两年多还乐不思蜀的夫夫俩终于赶在最</p>
后通牒的时间前回到了南江府,一路上,夫夫二人的眼睛和嘴就没停过,他们这两年都在前线</p>
,收到信的时候李若松怡好在成栋这边,给他的信是先送去了东边,半路上接到消息说是李若</p>
松在东边,又转道送到东边,结果李若松的信比成栋的信晚了三日才收到。</p>
夫夫二人这两年多都是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情,有事没事的俩人就写写信,偶尔李若松会</p>
到北边前线去看看情况,南楚内部建设什么的他们俩就没怎么关心过,熊若杉头半年还经常写</p>
信问他们的意见,结果这俩人不是跟船出海了,就是跟着部队过江了,等到他俩回来,看到信</p>
,再回信,熊若杉已经把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p>
所以后面这两年熊若杉写信给夫夫俩都只是大致说一下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主要还是家</p>
里那些老老小小的事情,今天这个人身子不太舒服,明天那个人喊了几次大夫,今天这个孩子</p>
跟人吵架了,明天兄弟几个把人给打了,再要么就是他和谨言的感情困惑需要哥夫帮忙解答,</p>
家长里短的事情比较多,政事少的可怜,夫夫二人已经习惯了熊若杉的写信风格,他们的回信</p>
也都是比较日常的内容,训练怎么样,伙食怎么样,虽然一家人分了几个地方,但是感情反倒</p>
比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深厚的多。</p>
李若松和成栋坐在直达南江府的轨道车上,才发现原来南楚的交通状况改善了这么多,以</p>
前只是水泥路蒸汽车,现在已经铺设了遍布南楚七个府城的铁轨,据说正在修建通往下面城镇</p>
的,不少城镇也已经通车了,这种车有两种动力,一种蒸汽的,一种石油的,早些年李若松他</p>
们在驻地附近发现的石油田看样子支撑不了太久,皇家勘探队正在找新的石油田,石油动力的</p>
车辆速度比较快,以前从北边前线乘坐蒸汽车回到南江府大概需要十二天,轨道建好之后从北</p>
方前线回南江府乘坐轨道车只需要六天,节约了一半时间,跟成栋所在的前世肯定没法比,但</p>
是在这个时代,这种速度在人看来是绝对没办法想象的。</p>
沿途还在架设一些线路,由于距离比较远,成栋并没有看清究竟是什么东西的线路,回到</p>
南江府之后才知道是电报的线路,电报的实验已经成功有半年多了,南江府内已经完成了地下</p>
线路管道的铺设工作,考虑到成栋之前说的后面会陆续出现的东西,这种管道有一人高,两人</p>
宽,所有线路都在铺设在里面,一个是便于以后增加其他的线路,另一个也是方便检修。</p>
通往地面的线路也是被塞在拳头宽的管道中向上伸出去,成栋在听研究院的汇报时,觉得</p>
欣慰不少,这些人不再只关注研究的事情,而是多了几分地气,在做事情的时候开始考虑实用</p>
性以及可持续性,这个底子要是打好了,以后南楚的科研工作他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折腾</p>
了。</p>
电报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线路铺设好,府城跟府城之间的电报通讯很快就能搭建起来,电报</p>
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比电报更重要的是电话,只是电话这种东西成栋也没接触过,只能把大</p>
概的情况跟几位研究员说一下,具体的东西只能让这些研究员自己去摸索,这两年下来进展是</p>
有的,只是不那么快,当然,成栋也不失望,如果说不管什么东西他一说,很快就弄出来了,</p>
这种事情也太可怕了,会让成栋有种自己在做梦的感觉。</p>
</p>
很有意思的是,马昂的商队就像是一群嗅到血味的苍蝇,一批一批的朝着马昂这边涌来,</p>
刚开始确实是商队,到了后来李若松觉得这些人已经不单纯是商队的船员了,他们的行事作风</p>
反倒是跟军队差不多,李若松觉得后来这些船只应该是马昂的官军,不过,李若松麾下的这些</p>
海军士兵已经不再惧怕这些一个人能顶他们俩人宽的马昂人,他们已经掌握了跟马昂人对战的</p>
诀窍,个子再高、身子骨再壮,对于采取三打一的南楚士兵来说,这些人不过就是纸老虎,基</p>
本上这些马昂人到了南楚的地界只要被南楚的士兵给抓住了,只有两个下场,死了,或者被送</p>
去服劳役了。</p>
当然,有时候南楚士兵为了磨炼自己,会提前跟战友说好,让他们在旁边助阵,只要保住</p>
自己的命就行,至于其他的,受伤什么的都无所谓</p>
李若松和成栋并没有一直待在前线,当他们觉得军官已经差不多可以掌握局面的时候,这</p>
俩人便陆续回道南江府,协助熊若杉处理政务,真要他俩选择的话,他俩宁愿一直带在前线,</p>
只可惜,熊若杉给他俩下了最后通知,如果他俩到了七月底还不能回来,他就准备收拾好行李</p>
跑去投奔他们。</p>
熊若杉这次可不是说说的,李齐和李良先后给夫夫二人去了信,说是熊若杉的行李已经打</p>
包好了,就等着到了那一天没见到人拎包走人的,李齐和李良苦口婆心的劝说夫夫俩赶紧回来</p>
,再不回来,他们身边可就一个子孙都没有了,到时候他们几个老东西也准备收拾包袱投奔大</p>
儿子一家的,让他们自己看着办。</p>
鉴于家里人的情绪已经快要爆发了,在外面晃荡了两年多还乐不思蜀的夫夫俩终于赶在最</p>
后通牒的时间前回到了南江府,一路上,夫夫二人的眼睛和嘴就没停过,他们这两年都在前线</p>
,收到信的时候李若松怡好在成栋这边,给他的信是先送去了东边,半路上接到消息说是李若</p>
松在东边,又转道送到东边,结果李若松的信比成栋的信晚了三日才收到。</p>
夫夫二人这两年多都是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情,有事没事的俩人就写写信,偶尔李若松会</p>
到北边前线去看看情况,南楚内部建设什么的他们俩就没怎么关心过,熊若杉头半年还经常写</p>
信问他们的意见,结果这俩人不是跟船出海了,就是跟着部队过江了,等到他俩回来,看到信</p>
,再回信,熊若杉已经把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p>
所以后面这两年熊若杉写信给夫夫俩都只是大致说一下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主要还是家</p>
里那些老老小小的事情,今天这个人身子不太舒服,明天那个人喊了几次大夫,今天这个孩子</p>
跟人吵架了,明天兄弟几个把人给打了,再要么就是他和谨言的感情困惑需要哥夫帮忙解答,</p>
家长里短的事情比较多,政事少的可怜,夫夫二人已经习惯了熊若杉的写信风格,他们的回信</p>
也都是比较日常的内容,训练怎么样,伙食怎么样,虽然一家人分了几个地方,但是感情反倒</p>
比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深厚的多。</p>
李若松和成栋坐在直达南江府的轨道车上,才发现原来南楚的交通状况改善了这么多,以</p>
前只是水泥路蒸汽车,现在已经铺设了遍布南楚七个府城的铁轨,据说正在修建通往下面城镇</p>
的,不少城镇也已经通车了,这种车有两种动力,一种蒸汽的,一种石油的,早些年李若松他</p>
们在驻地附近发现的石油田看样子支撑不了太久,皇家勘探队正在找新的石油田,石油动力的</p>
车辆速度比较快,以前从北边前线乘坐蒸汽车回到南江府大概需要十二天,轨道建好之后从北</p>
方前线回南江府乘坐轨道车只需要六天,节约了一半时间,跟成栋所在的前世肯定没法比,但</p>
是在这个时代,这种速度在人看来是绝对没办法想象的。</p>
沿途还在架设一些线路,由于距离比较远,成栋并没有看清究竟是什么东西的线路,回到</p>
南江府之后才知道是电报的线路,电报的实验已经成功有半年多了,南江府内已经完成了地下</p>
线路管道的铺设工作,考虑到成栋之前说的后面会陆续出现的东西,这种管道有一人高,两人</p>
宽,所有线路都在铺设在里面,一个是便于以后增加其他的线路,另一个也是方便检修。</p>
通往地面的线路也是被塞在拳头宽的管道中向上伸出去,成栋在听研究院的汇报时,觉得</p>
欣慰不少,这些人不再只关注研究的事情,而是多了几分地气,在做事情的时候开始考虑实用</p>
性以及可持续性,这个底子要是打好了,以后南楚的科研工作他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折腾</p>
了。</p>
电报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线路铺设好,府城跟府城之间的电报通讯很快就能搭建起来,电报</p>
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比电报更重要的是电话,只是电话这种东西成栋也没接触过,只能把大</p>
概的情况跟几位研究员说一下,具体的东西只能让这些研究员自己去摸索,这两年下来进展是</p>
有的,只是不那么快,当然,成栋也不失望,如果说不管什么东西他一说,很快就弄出来了,</p>
这种事情也太可怕了,会让成栋有种自己在做梦的感觉。</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