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azhouyy.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866章跳脚的孔家
  元祐二年七月丙辰(初七)。
  致仕前宰相、康国公韩绛,加开府仪同三司,特授镇江、镇海两镇节度使,并以集禧观使、守司空。
  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王安礼,改知扬州,进资政殿大学士。
  端明殿学士、知成都许将,进为资政殿学士。
  宝文阁直学士、知潭州谢景温,新知桂州。
  广西转运使、知桂州苗时中,改知江宁府。
  承议郎丰稷,为工部员外郎。
  通直郎沈季长,权发遣少府少卿。
  随着都堂公布这些人事任免,很快的,御史台里就开始出现杂音了。
  很多旧党的御史,都对都堂拟任沈季长为少府少卿,非常不满!
  也就是,他们现在都在忙着拿府界的胥吏们刷名望。
  天天上书弹劾这个,喷那个。
  暂时没有空,将主要精力转移过来。
  可依旧有人,对此极为不满。
  譬如说,左谏议大夫孔文仲,就动用了他的谏官特权,到赵煦面前来反对了。
  “陛下……季长本无学问技能,不过阿谀宰执,鼓唱异端学说,以求幸进而已,其聋昏髃学,天下皆知!今都堂诸公,将彼召从外路,副贰府监,臣恐天下人以季长为朝廷用人之法,纷纷效仿……”
  “如此,臣恐今日进一季长,明日则进一百季长!”
  不得不说,孔文仲不愧是孔子的苗裔。
  这大道理张口就来,要是换一个人,怕是要被他的危言耸听给吓到了。
  奈何,赵煦并不是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少年帝王。
  他在现代留过学!
  他上上辈子,更曾君临天下,执掌大权,鞭笞西夏,硬抗辽人威胁而不退缩。
  哪里会被孔文仲的嘴炮给吓到?
  他轻轻一笑:“孔卿何出此言?”
  “用一个沈季长,天下就要道德败坏了?”
  “这个人有这么厉害吗?”
  孔文仲当然知道,自己三言两语,是难以说服赵煦的。
  所以,他马上就换了打法。
  “陛下……”孔文仲躬身一拜,道:“季长当年在太学,就以鼓吹异端学说,祸乱士大夫之心,而为先帝下狱论罪,并褫夺一切官职,归免田园!”
  “今都堂诸公,却背先帝之意,拔擢季长……”
  赵煦听着,欲言又止,想了想,他才道:“卿之言,朕知道了!”
  “且待朕了解一下,这位沈卿的履历,再问问都堂诸公,再予卿答复罢!”
  孔文仲还想再说点什么,但赵煦已经站起身来:“朕乏了!”
  “爱卿且先回去吧!”
  “诺!”孔文仲不甘不愿的再拜而辞。
  赵煦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头疼!
  “沈季长……”
  他玩味的咀嚼着这个名字,找到都堂送来的任免劄子,看了看,就眯起眼睛来:“看上去,这是蒲宗孟或者曾布的手笔!”
  因为,在劄子上只有蒲宗孟、曾布的押。
  吕公著、李常、苏颂的签押,并未看到。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画押认可,但也没有反对。
  不然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否决掉这个人事任命。
  所以啊……
  东府旧党大臣,是默认了新党的人事动议。
  “有趣!”赵煦眯着眼睛说道。
  “孔文仲或许就是因为知道这个,才特地来朕面前谏言了!”
  “嗯……”
  “这天下,谁都可以和沈季长和解,独独孔文仲不行!”
  因为他是孔子子孙!
  而沈季长,王安石的妹婿,熙宁至元丰二年在朝,历任国子监直讲、大理寺丞、崇政殿说书、权判太常礼部、管勾国子监、同修起居注。
  最巅峰时,沈季长以宝文阁待制拜管勾国子监。
  这个人,是熙宁兴学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同时也是王安石秉政时,落实太学《三舍法》的主要官员。
  为什么孔文仲要跑来反对起用沈季长?
  因为,沈季长当年在朝,一直在推动用三舍法取代科举的议程。同时,沈季长也是最早倡议推动孟子陪祀孔子的人。
  面对这样一个人,作为孔子后人的孔文仲,能有好感才怪!
  就更不要说,当初,沈季长在朝,主持太学的时候,干出来的那些事情——
  包括但不限于,鼓励太学师生们,多谈钱谷财用,多看经世济用之书。
  那在当时,什么书会多谈钱谷财用?什么书是【经世济用】的呢?
  王安石的书!
  不止如此,彼时的太学直讲们,对待圣人经义,特别是孔子的经书,极其怠慢。
  当时的太学,一本《周礼》,讲了七年,才讲了四卷。
  而作为【道德之所在,圣贤之所为】的论语、尚书,居然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根本没有人讲!
  如今,当年主持国子监的沈季长要被起复回朝。
  孔文仲能不跳脚?
  赵煦换位思考,感觉他若是孔文仲,必定暴跳如雷。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赵煦哼哼两声。
  “这倒是提醒朕了!”
  “也就是沈季长老了,不然,还可以大用!”
  这是一条合格的鲶鱼。
  只要放进池塘里,一定可以刺激其他人卷起来。
  不过不要紧,沈季长虽然老了。
  但他儿子,也就是王安石的外甥沈铢现在正值当打之年。
  刚好,赵煦对沈铢很熟——上上辈子,绍圣时,沈铢就是赵煦身边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很多政策,赵煦都会咨询他,对其相当信任。
  “现在的沈铢在那里来着?”
  赵煦想了想,然后就知道:“哦,在家当宅男!”
  元丰二年,乌台学案爆发。
  包括时任参知政事元绛在内的一大批王安石亲信、党羽,被罢免、贬黜、免官乃至于编管。
  沈季长父子,就是其中最惨的。
  两人都被一撸到底,沈季长在元丰六年的时候,得到了起复的机会。
  但沈铢就惨了,迄今都在家。
  “也不对!”赵煦忽然想起了另一个事情:“他大概率在江宁,跟着王安石……”
  今年王安石在江宁开办江宁书院,作为外甥和死忠,沈铢肯定会跑去帮忙的。
  这样想着,赵煦就提起笔来:“正好,朕刚刚拿到了亲除开封府府界官员差遣的权力!”
  于是,他拿来一张麻纸,在上面写下除授文字:前行国子监直讲、审官院主薄臣铢,可起复为宣德郎,知陈留县。
  然后,他唤来一个内臣,命其将这道敕书,送去学士院,让中书舍人彭汝砺草制敕书。
  因为是天子亲除开封府府界官员,所以,敕书无须通过门下省给事中的复核,草制完成就能直接生效。
  做完这个事情,赵煦靠在椅子上,说道:“沈季长的话……”
  “多少要顾虑一些孔家……”
  赵煦虽然在现代,已经看过了未来孔家的无数精彩表演。
  种种行径,叫人作呕。
  世修降表也就算了!
  但连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孔家人把德国皇帝,英国女王的画像供奉起来……就实在是太下作了些。
  所以,后来日本人打进来的时候,常凯申害怕孔家人的优秀传统继续发挥,赶紧把孔家人带走。
  可在传说中,即使如此,也没有阻止孔家的发挥——现代网络上,有孔家人和日本侵略者在孔庙前的合影照片流传……
  可惜,在现在,孔家这块招牌还不能丢。
  因为赵煦需要他来迷惑、麻痹他人。
  所以,孔家人还是得捧着。
  尤其孔文仲三兄弟,在大宋文坛,享有盛名,更是得哄着些。
  不过,这不妨碍赵煦明修贱道,暗度陈仓,把沈铢给弄到自己身边来。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论起修理孔家,没有比沈铢更懂的。
  就像,在当时论起修理旧党,没有比邓洵武更厉害的人!
  嗯,邓洵武就是邓绾的儿子。
  现在也还是很年轻!
  唯一的问题是,这一世,邓绾并未遭受旧党的政治迫害而死。
  这可能影响邓洵武的发挥。
  正想着这些事情,通见司就来报——罪人薛占射,已上表乞罪。
  (本章完)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